昨天一位学员给我吐槽,长距离拉了,速度训练也练了,连体能训练一周两次,成绩却没有进步,为什么?
1、有氧基础不牢
速度起不来,你觉得速度训练跑少了,恰恰相反,有时候是有氧跑得少,我昨天说过,有氧是基础,没有有氧就没有混氧,没有混氧就没有无氧,没有无氧就没有提升,有氧贯穿整个训练始末,它的地位可见一斑,我们一般遵循有氧慢跑预热~速度训练~放松调节恢复,如果跑三休息一天,先有氧慢跑,接着速度训练,再慢跑恢复,腾出足够精力来进行速度训练,平常可以5分、6分配速慢摇,真正的大课就那么30分钟,比如5x800米、10x400米之类间歇,如果你有氧基础不牢,除了后劲不足,速度跑起来,特别吃力,跑后会有酸痛灼热感。对于菜鸟跑者,与其硬撑速度,不如死磕有氧,有氧跑起来轻松愉悦,呼吸匀称,摆臂有序,脚步扎实,还能与人正常沟通交流,其心率一般维持在120~150之间,特点是速度慢,距离长,慢而持久,不断提升人的有氧耐力,让人跑得更长远。
2、负荷过高
训练负荷过高只会适得其反,必须穿插轻微的有氧训练调节恢复,如果你只注重强度,不顾身体,导致的后果,身体还没有恢复过来,又进行大课操练,导致身心俱疲,即便5分配速慢跑,导致心率狂飙,虽然刺破了有氧层,但是这种训练没有任何意义,不仅不会提升你的跑步水平,还会导致体能下降,很多人超负荷的运动,导致身材消瘦,面目沧桑,整个人特别显老,这种自我透支的训练模式,不值得推崇,跑步应该是:体能充沛~跑步~恢复训练,如此良性循环,当身体疲劳,还没有恢复过来的时候,要进行调节,比如慢跑、拉伸、轻微力量训练,或者尝试交叉运动,骑行爬山健走游泳之类,亦或者直接轮休。只有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再进行速度训练,方能水到渠成。
3、把握好度
比赛状态好,可以全力以赴,突破自我,但是训练必须悠着点儿,拿间歇冲刺来说,不是极限冲、拼命冲,而是要留有余地,控制在最大心率的80%~90%,极限冲完一组,后面的几组怎么办?极限冲完今天的训练科目,后续训练怎么办?总不能跑跑停停吧!正确的做法,就是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跑后还有劲,明天还想跑就对了!我们10x1000米,前5组按个人10公里配速跑,后五组按个人5公里配速跑,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细水长流,将自己的潜能慢慢释放出来。在我的心目中,速度训练或者长距离,对于有追求的业余爱好者,一周一次,甚至十天一次就够了!跑多了反而恢复不过来,平常主打有氧,适当地来点强度,刺激一下心肺和肌肉,如此甚好。
4、理性面对瓶颈期
成绩不可能无限制地提升,即便董国建在30岁之后才迎来了他的爆发期,你可能头几次随着运动强度提升而次次PB,到了后面想进步愈发困难,这个时候,要冷静,保持平稳心态,该有氧得有氧,该速度得速度,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坚持再坚持,你可能速度、长距离、力量等训练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收效甚微,不要着急,继续保持,终有突破时。你才坚持了三个月,人家鏖战了三年,即便进步龟速,他们依然在挥汗如雨,当你追求成绩的时候,必须有耐心面对道道坎,根据自我的水平,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而不是盲练、瞎练,当你训练感到迷茫的时候,请记住九个字:打基础,练体能,补短板,即打有氧基础,进行力量训练,完善跑姿,对速度、耐力、力量进行针对性训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