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长遵守这3条“错误”原则,孩子才能吃一堑长一智

家长遵守这3条“错误”原则,孩子才能吃一堑长一智

作者: 丛绿 | 来源:发表于2017-09-27 09:25 被阅读0次

一、忘戴红领巾,却促进了亲子信任关系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写的是一件育儿中的小事:

那天我送女儿去上学,走到校园门口时,她发现忘记带红领巾了,此时时间已经很紧张,容不得再返回家去取。

女儿很紧张,焦虑地说:“怎么办,妈妈,学校规定必须戴红领巾。”

我当即对她说:“别担心,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我让她等在学校门口,打算沿着校园路一路跑着找过去。

很幸运,学校门口不远的小卖部里就有。买好之后,我快跑着送给她。

当时看着她喜悦、信任、如释重负的样子,我非常有感触,想到有时候和她一同走路,她会让我用手托着她的后脑勺,身体向后倾斜,把重力压在我的手上。

我问她:“你不怕妈妈突然松手吗?”

她说:“你不会!”

“那你不怕妈妈撑不住你吗?”

“你不会!”

女儿对我彻底的信任,令我感动感怀。

信任关系是最难得的关系,最原始的爱就是信任,爱里面如果没有信任,那其实就没有了爱。

父母和孩子的信任关系,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小事,点点滴滴建立的,而不是说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孩子通过这样的事才信任父母。

比如这次的红领巾事件,增进的是女儿对妈妈能力与爱的信任。

二、为什么不仅不能吃一堑长一智,反而吃一堑生一气

看过我写的这件事,有的妈妈留言说:这件事换了我,我想我会借机说教甚至会发火,先让孩子记住这个教训,引以为戒,再想办法解决问题。可却总收不到好的效果,最后还会弄得每一个人都不高兴,事与愿违。

她还问:“如果孩子下次继续忘带红领巾,您还继续给买吗?您不准备通过这件事来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吗?”

为什么她发现先批评孩子再解决问题、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的做法并不奏效,反而事与愿违呢?

是因为不了解育儿中的“犯错误教育”原则。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吃一堑长一智,从此有正确的行为,但如果行为不当,就可能发生吃一堑生一气的结果。

促成行为发生有三个要素:想法、情绪和行动,这怎么落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呢?

三、家长以什么观念影响了孩子

第一,家长对孩子犯错误抱有什么观念。

人是受自我观念影响的,负面观念可以局限人,积极观念则能够提升人。家长的想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观念。

孩子犯了错误,如果家长经常大惊小怪,或者由于想要孩子记住教训,或者由于突如其来的怒气,因而渲染事情的后果程度,对孩子说:“你怎么能这样!你知道你犯的错误很严重吗!事情很难解决起来的 !”

这等于在孩子潜意识中植入了这样的想法——“我总是犯错误!我犯的错误总是很难解决!”

这种负面观念会局限孩子的潜能,以后再犯错误,孩子可能就会推诿责任,不敢承担,或者尽量循规蹈矩,不敢犯错误,畏手畏脚,慢慢就会失去勇气和创造性。

如果家长采取的是积极正面的暗示,对孩子说:“别怕,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孩子总是听闻这样的积极话语,通过爸爸妈妈不断确认和肯定,就会内化成自我观念,潜意识会秉持这样的观念,即便以后遇到问题,犯了错误,也明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自己是有能力解决的,也不会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别人。

家长的想法往往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直接转换成孩子的自我观念,因为孩子的大脑处于高暗示性,会把情景储存在大脑中。

所以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要及时给予正面语言,植入积极观念和想法。不要大惊小怪、声嘶力竭,以免增加孩子的畏惧和心理负担。

四、家长以什么情绪反应影响了孩子

第二,家长对孩子犯错误的情绪反应是怎样的。

情绪反应其实是态度的问题。

当孩子犯错误时,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态度是怎样的,是不是足够宽容与理解,能够心平气和甚至轻松愉快地对待。

孩子表现好时,家长通常能够开心相待,所以不是问题,而犯错误时最能见真正的育儿态度和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

很多家长的做法可能和留言的那位妈妈相似:先发火批评孩子,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样做的结果也是相似的:每个人都不高兴,事与愿违。

人都有惭愧之心,这种心念被称为“白法”,它的产生非常重要,这样一个人行为有偏差或错误时,就会因为惭愧而自我调整与纠正,这是真正的内在动力。

通常情况下,犯错误之后,内心会产生张力,孩子就会启动惭愧之心。

如果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时发火批评,不管是可控制的有意发火,还是难以遏制的勃然怒气,都会熄灭孩子的惭愧之心。

孩子的内心会取得平衡,反正已经被骂了,也就不需要自感惭愧了,而且如果感到受责严重,内心又会产生张力,此时启动的就会是受辱之心,为保护自尊而与父母对抗,赌气不改,我行我素,有的甚至会变本加厉。

如果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仅没有指责批评,反而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对孩子说:“没关系,谁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以后改正就是了。”有的亲子关系良好的,甚至可以轻松调侃地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啊!你老妈(爸)我小时候犯的错误比你这严重多了,你犯错误的本领比老妈(爸)差远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孩子听到这样的话语,放松之心会伴随着惭愧之心同时产生,内心里自然会充满对父母的感激与爱,因为得到了理解与关爱,以后做事自然就会更加注意,这才有可能吃一堑长一智。

五、家长以什么行为方式影响了孩子

第三,家长在孩子犯错误后的行动方式是什么。

行动涉及到能力的问题。

当孩子遇到需要帮助的困难时,爸爸妈妈是否显现出有协助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很多时候不需要直接帮助,但孩子知道一旦需要,父母就能够给予自己这样的帮助。这会增进孩子的信任感。

其实孩子由于接触到的人与事有限,通常遇到的问题或所犯的错误,家长基本上都是有能力帮助解决的,所以行动更是个意愿问题。

比如我女儿忘带红领巾的事件,我是可以态度友好地理解、安慰她一番,然后让她不戴红领巾直接进学校的,不过这样她就需要自己面对老师可能的批评。

如果这样做,我的想法和态度都是没问题的,但却缺少了行动这一重要环节,孩子会觉得在父母这里没有得到足够支持,不仅内心压力会很大,长此以往也会怀疑父母的能力,从而产生不信任感。

如果父母在孩子犯错误后立刻采取行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就会产生喜悦与感恩之心,亲子关系就能够良性运转。

当然等事情解决完,还可以帮助孩子来分析错误的原因,做出下一步改进和预防的措施,比如为了防止遗忘红领巾,可以列出一个清单,每天晚上比照清单来收拾书包,准备上学的用具。

这时候孩子才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去做这些可能的措施和改变。

当然能力还体现在父母要有分辨不同情境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情境,以及自己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来进行调整。

但不管怎样,这三种原则在孩子犯错误的任何情况下都是适用的,而且如果缺一都难以产生良好效果的。

基于上述原则,我对那位询问“如果孩子下次继续忘带红领巾,您还继续给买吗”的妈妈,给予的简要回复是:

“当然给买,只要不批评,孩子是会产生惭愧之心的,会自行规范行为。但是像遗忘这样的事,大人都难免,再惭愧有时也难免,所以不需要批评,批评只会带来赌气。”

鉴于这个问题很重要,所以又将长文论述写于此处,希望能对父母们教育孩子有一定参考和启发作用。


请关注丛绿生涯规划,作者致力于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擅长职业动力与学习动力的提升与激发,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专家,曾任中华书局上海联络部主任,《中华遗产》副主编。中国职业规划师,国家生涯规划师,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指导师,生涯规划、职场心理与青少年教育专栏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丛绿生涯规划(conglv2)

个人微信号:conglv9

相关文章

  • 家长遵守这3条“错误”原则,孩子才能吃一堑长一智

    一、忘戴红领巾,却促进了亲子信任关系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写的是一件育儿中的小事: 那天我送女儿去上学...

  • 家长一定要正确看待孩子的错误

    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假如你家孩子有错误了,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错误机会,合理处理,让孩子从心里和行动上都有...

  • 男孩家长要坚持这“5个原则”

    养育男孩家长要坚持这“5个原则”,男孩未来更有担当。 1.不要怕男孩犯错 男孩只有在错误当中,才能体验到任性带来的...

  •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培训感悟~佳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加懂得遵守规矩的重要性,更加认真地遵守规则。所...

  • 学生犯错,老师打手心,可以吗!

    家长说:老师,孩子在校期间你们负责孩子的学习,如果犯了原则错误,该批评的批评,批评之后如果继续犯错误,可以动手打,...

  • 家长这样说,孩子才会听

    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还要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此,家长应该遵守以下六点原则:有话直说、有话实说、有话好好说...

  • 吃一堑长一智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关键是吃一堑长一智。 细数我犯过的错误。打孩子应算是头号错误吧。特别是孩子上一年...

  • 用什么代替惩罚孩子

    作为家长,都会对到底要不要用惩罚让孩子牢记错误的代价错误困扰。尤其是经常犯同样错误的孩子,似乎觉得除了惩罚才能让孩...

  • 遵守原则

    前奏:店面两队PK。以前规定:是每天下午三点试衣间里面的顾客是上午班的销售业绩,回头顾客也是上午班的销售业绩。...

  • 睁大眼睛去关注孩子的优点。Day65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常常只认为只有帮助孩子指出错误,才能让孩子获得成长,而事实上,如果家长使用支持和鼓励的方式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长遵守这3条“错误”原则,孩子才能吃一堑长一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my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