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考试制度,催生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心理。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我们会下意识的进行比较,会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外部表现是不是显得“好看 ”。于是,别人口中的一个赞美、认同,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乃至我们的选择。
同样道理,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很多人不是真正的去判断事情本身的对与错,而是更在意别人是不是认同这个观点。别人的认同似乎就是正确的,不认同那就是错误的,要放弃的。然而,很多人到现在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那么,问题出在哪了?又该如何做呢?问题出在了注意力上,我们没有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自身上,着重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去“挣”虚荣心、面子之类的虚物。
关于注意力,我还想到了上一周李笑来老师讲的一个内容,即“看得见别人的好”。
看得见别人的好,其实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最终自己受益的一个方法。看得见别人的好,所谓的“好”那应该是经过时间的打磨、践行,凸显出来的优点。古人常说:“取长补短”。那别人好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不试着思考自己是不是需要学习这些好的东西,并为我所用呢?也许,别人的好的地方,会是我们的另一种选择和方向。
当然,很多人看见别人的好,并不会有“拿过来”学习的态度,相反的,他们会排斥的远远地。这时候,我们就像盲人一样,自以为自己还不错,待在自己的舒适圈、死胡同,逃避成长。
你挺好的,我也挺好的,是李笑来老师说的第四种状态,我认为达到这种状态,其实就处在一个共赢的阶段。那么想要共赢,就需要合作共同成长,互相弥补不足,并注意力放在进步上,抱怨、嫉妒等等影响成长的因素就会自动消失。就好考研,好多人告诉我,考研最好先找一个研友,共同学习成长,结局往往会超乎想象。
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现在各种软件、APP等等都在争分夺秒的争夺用户的注意力,想在大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所有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远离争夺市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