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话不投机半句多,人与人之间许多时候都因为一句话而陷入僵局或矛盾中,其实许多时候,我们自己常常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禁地中。
但更多时候,我们常处于自己与自己过不去。

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并非易事。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一个人很难发现自己在为难自己,正如课堂上能有意识引导学生,而生活中无法引导自己一样。

在语言感受中阳光起来
这是我在新生的一堂学习课堂用语时候的实例照片。
学生完成预习后,我问到:
预习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有什么不会的?
没有人回答,经过引导,再问的时候,有声音发出来了:
7不会,6的个不会,8不会......说8不会的声音最大
一听,再看,发现八中至少知道in,怎么就出来8不会呢?
于是,我问:谁说的8不会,谁愿意来和我对话?
一个学生站起来,于是开始了我们的语言转换对话。
请把8不会再说一遍,说的时候请感受,这句话给你带来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照做,说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
非常好的感受!那在这句话中,你会读哪个?
work in 还有please
太好了,于是我重新组织了语言去掉了负面的表达,让他重新说一遍,感受与刚才说的那句有什么不一样。
很神奇,刚才觉得什么都不知道,现在发现只有两个单词不认识,困难少了很多。
接下来,让所有的学生按照讲的方法,重新把自己的问题表述给自己感受,完了在表述给同学听,让同学感受,学生的脸上慢慢开始出现了惊喜。
于是,我放弃了上英语课,开始了学生的语言转换,讲了如何发现障碍,如何突破障碍,如何真实面对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积极主动第解决问题,一堂课下来,学生自己解决了他们这节课遇到的问题,每个孩子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并且充分利用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

上面的照片就是学生想要读和知道词汇的意义,就利用完成任务的时间去黑板上查阅,同时决定去买一本词典,你看当孩子自己想要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父母来帮助做决定和选择,父母只需要用时间来陪伴即可。
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我把时间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写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下面就是他们的感受和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