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中作者的思路,不仅让我看到了贫穷之下人们的行为选择,看到了自己在同类事情上的相似错误,同时,在了解了这些知识点之后,更是学习了作者解决问题的思路。要从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泛泛而谈。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活(其中有健康)、学习(接受教育)、工作(创业)、赚钱(存钱、借钱)等方面的思维方式和决策选择,在生活中不断改进、修正。
一
是否实施援助,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援助会启动良性循环,提高贫穷地区的生产力,一种认为援助会使贫穷恶化,助长机构的不作为。这些观点都是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学者提出来的。作者并没有屈从于这些观点,而是从贫穷的概念入手,澄清了一个事实,贫穷经济学与穷人经济学不是一回事。穷人几乎一无所有,他们的经济状态是无人关注的。穷人每天只有99美分生活费,如何真正地帮助他们走出贫困,需要针对性的措施。
这让我想起了高老师推荐过伟人曾经写过的《寻乌调查》。这篇文章调查面之广、数字之具体,规模之大也让我惊叹。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
要解决自身的问题,就要对自己有清楚的了解。读书也是一面镜子,能觉察大脑中存在的惰性思维、无知和惯性。
二
作者提出,贫穷的发生,有的时候是政策不对路。因为政策的制定是由制定者脑袋中的错误的世界观来制定的,实际上政策并不能使穷人受益。
另一方面,穷人和富人在人性表现上都是一样的。在面对困难时都会有压力,做出冲动的决策。然而,穷人应对的生活困境更多,所以出错的频率更高,结果也更严重。他们经常关注的是生活中的紧急事件、而对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缺乏考虑,也不愿去考虑。
穷人做出在其他人看来短视的决定,一是由穷人的生存环境决定的,信息不足,见识少;一方面由人性决定。在压力大的情况下,人会做出冲动的决策。
面对诱惑,抵抗人性。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做不到。穷人中,有少数人成了企业家,是因为他们有好的机遇、更多的技能、强大的意志力以及能承担更多责任的勇气。
不能说有了政策,穷人就能翻身走上富裕之路,还得靠穷人自立自强。也不能说靠自立自强,穷人就能翻身做主,还得靠制度政策的扶持作为首推力。
三
这些知识,如何应用到我们自己身上呢?
一要正确地看待财富。力所能及地去积累财富。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下一代提供更稳定的心理成本。在温饱解决之后,我们才有底气谈理想、谈未来。学习是增加技能的通道。唯有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取更多的社会回报。
二要从发现问题的角度,学会复盘。思考为什么会做出这样那样的选择?从以往做出的选择来看待自己头脑里的、心理上的、习惯中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从错误的状况去倒推,看到自己行为模式后面的错误观念、无知和惯性。有针对性地解决。或求外援,或自救,避免重复犯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