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就要进行三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了,这几天数学老师组织大家每天一张卷子来复习。
周一的卷子拿回来,如果粗略看一下,感觉很多错误是粗心,但是仔细想想,也都是些容易犯错的地方。所以我邀请孩子坐下来,我们一项一项的总结一下。由于年龄还不是很大,所以这总结写的,东一个,西一个,上一个,下一个的。
昨天周二一起总结的时候,我有点受不了了,说:“宝贝,最好是能够左对齐,一行一行的写,要不然靠前一天再回来看的时候,容易找不着。”
“那是你找不着,我可以找的着”
此类对话还坚持了两个回合,孩子坚持,我放弃劝说,估计我当时的脸色不太愉悦。
现在想来,这么小的孩子能配合总结就不错了,我怎么要求那么多呢,说实话,到高三的时候我自己还没养成总结的习惯呢!想到这里,此刻的我,非常释怀。甚至我觉得今天回来的总结,就故意不按照正常的顺序来写,但是标号序号,考前最终复习的时候再来个“猜猜我在哪儿”的游戏,一遍复习一遍找下一个,好像更有趣!天呢,我真的庆幸昨天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进一步强迫孩子。我也佩服自己今天的进一步创意,哈哈!
说的给每条总结标序号这个问题,是因为昨天我劝说无果,所以最后建议就按照他的顺序来写,但是最好标上序号,估计当时孩子从我的表情中感觉到了一些压力,就妥协了一些说:“好吧,就标上标号吧。”
昨天错题总结完,不知道哪根筋搭上了,哈哈,也许是积极关注法对我的感召,我建议也来总结下改进了的地方,就是周一犯了错,但是周二改进了的部分,比如,脱式计算、竖式计算的时候数字没抄错等。我特地仔细的找了三个这样的点。其实找到第二个的时候,娃就说:“妈妈,这部分我不想写了”,大概他是觉得费时间,但是我感觉到了此刻他的不同。
如果是正在进行错题总结,他会一项一项弄完的,好像有种轻微的愧疚或弥补的心理,这种心理让他知道这时候如果说不想总结了是不对的,但是对于改进部分,他说不想写了,说明他的心理放松了下来。为什么会放松下来呢?因为他感知到了自己做的好的部分,有了一定的能力感。也就说他的内心能量此刻是更充足了。
这一点给我很大启发。以后总结的时候,不要只是进行错题总结,也要进行上一次的改进总结,肯定孩子的进步不要只是一句话带过,这样落实到具体的学习细节上更有说服力,孩子也更能从内心认可,从而真正提高他自己的能力感。
说一千,到一万,真正的现在考题具体对了多少错了多少,我并不是非常在意,目前的学校考试总体来说也是偏简单的。但是恰恰是这种简单的题的总结中,更能更好的教给孩子这些总结的方法,这个是我想真正给到他的东西。如果题目本身比较难,那么消化难题本身就需要耗费孩子的心力,这种情况下总结就没有更多的能量去体会,或者就只是机械的操作了,也就是说总结这件事情本身给孩子的印象就比较浅了。所以突然觉得三年是一个练习总结能力的好时机,一二年级的题目简直太简单,不容易暴露孩子的问题。三年级的题有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完全可以够得着,处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这之后来练习总结,会有一定的效果。
那么如果,每次都是错题总结,尤其刚开始的阶段,父母会带着操作一部分,那么孩子会不会有父母专门揪着别人小辫子不放的感觉呢?所以改进总结也是一定要有的,找问题的同时肯定孩子的进步。等到有一天孩子足够大,可以自己总结的时候,是总结一部分还是两部分呢,到时候看他自己吧。就我自己现在而言,好像我就是总结每个易错点了,因为是我自己总结的,所以不涉及别人对我的评价,所以找出的问题,我不会从别人评价角度出发来考虑,而是会考虑如何让自己下一次考试时能够更少的避坑。
话题再转回来,父母带着总结的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提供支架的过程吧,现在和未来都要以不同时期的娃本人为中心来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