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作者: 小酒馆里的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17:41 被阅读0次

    6月18日,端午节。

    在我的印象里,端午节和中元节、清明节的色彩是一样的,甚至没有色彩可言。上学后,知道端午节是一个缅怀的节日,当然不像是清明节那样缅怀已故的亲人,根据节日的起源,都说缅怀屈原。

    很多年没有回家过端午节,一来是每到端午节就要加班,二是来离家多年不方便。难得今年的端午节有假期。

    端午节少不了的好东西,那就是粽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包粽子就流传下来了。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的前一天,村子里的市场就很热闹,屠夫们会多准备几个黑猪,每年都是靠春节和端午节好好地赚一把。

    那时候,我家也是养头猪,要么在春节前买点,要么养到端午节宰杀,然后拉到市场上卖,这个时候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猪肉是必需品,无论肥瘦,皆可入料。

    今年,母亲也买了两百元的猪肉,都作为包粽子的作料。多少年来,粽子的作料从单一的猪肉,到添加咸鸭蛋,内容不断地丰富。有的人家,还添加了其他辅料,口味越来越多。

    母亲把肉切片后,然后用酱油等辅料腌制好。每年包粽子的人都是母亲大人主管,一切都是她料理。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包粽子都是母亲一个人完成,包括包的工序,以及煮的过程,特别是煮粽子要花好几个小时,不断地添加柴火,很晚才能入睡。

    难得今年回家过端午节,我早早地许诺母亲,今年和她一起包粽子。我应该继承下包粽子了的手艺,不然以后真的失传,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手艺越来越少了,能机器代替的基本都是机器代劳。机器代劳的味道也不如手工的那样醇香。

    擦好桌子,摆上研制猪肉的大盘,放上包粽子用的槟榔花苞皮和野菠萝叶,再端上一大盘糯米,一切准备就绪。或许有人不解,野菠萝叶也能包粽子。不要奇怪,在农村就地取材那最好不过,还有椰子叶包的。这次对我们来说不不奇怪,从小就见多了的。

    槟榔花苞皮比较容易包,把表皮擦干净,用一块大肥肉过一遍,粘些油脂,避免剥开的时候粘到大米。然后放两勺糯米,再放进两小块肉,附加二分之一的咸鸭蛋,然后放一些米覆盖。把粽子皮往中间收,再把两边对折。在对折的过程中,要注意它的空气,一般都时实打实的。然后捆上小绳子,把粽子勒紧。一个粽子就成形了。

    当然,我的粽子不如母亲的好看,没有卖相。它的表面有些凹凸不平的,形状很不规则。本来就是长方形的形状,看起来像是梯形。母亲看着我提给她的粽子,还是夸赞了一番。我知道,这是鼓励。每个母亲都会鼓励自己的孩子跨出第一步。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才体会到这个体力活的不容易。为了让粽子结实些,得用力拉它的绳子,这一拉那一拉,才能绑得好(请允许我说绑粽子),不一会儿手指都摸出水泡了。这也怪我平时没有干活,说不好听的细皮嫩肉的,怎么能干粗活。母亲或许是年老了,绑不了多久就说手累。每年,我家要绑五六十个粽子才能够用,都是母亲一个人绑定,多不容易呀。

    在我们的村子里自古就流传这样的习俗,亲朋好友或者左领右舍,谁家亲戚或者亲属已故,在三年内都不能绑粽子。为啥有这样的习俗,我从没有去考究它。每到端午节,亲戚朋友都要多绑些,等到第二天,也就是端午节那天,给他们送些粽子,一起分享。这个古老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

    所以,端午节早早地,按照规矩祭祀祖先后,母亲就张罗着分发粽子的事情。小时候,我还能帮母亲,领着母亲分好的粽子先去张三家,然后再回家拿着另外的粽子去李四家,母亲就可以去路程稍微远的。长大了,或许是脸皮薄,再也不去送粽子了,送粽子的事情落到了母亲的身上,她跑了“东家”,又去了“西家”,然后再去路程远的亲戚家。

    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洗艾叶水。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脸盘里的艾叶水擦拭身体,以为祛除疾病。艾叶水,不单单是艾叶,还有野菠萝的花蕾,也不知道它们的功效是否如此,但是总是听从大人的话,好好擦了一遍。家家户户的人,都在端午节洗了一次艾叶水,寓意健健康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rs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