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晕了?

作者: 菡萏莲荷 | 来源:发表于2021-09-16 13:02 被阅读0次

    图、文:菡萏莲荷

    人体似一台“精密仪器”,因人而异便有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器型”,“仪器”的基本构造大致相同,“零件”位置与搭配组合也大同小异,个别错位的现象也是有的,比如先天性的心脏、阑尾位置错置以及器官缺失等。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自然的。

    今天我要说的是和眩晕有关的“耳石症”。

    话说周一晨起,刹那被一阵眩晕击打得谁都“不服”了,只“服”(扶)墙。几秒过后,稳定了,头不晕了,可是心却波澜不惊起来,忙思忖:咋滴啦?这是脑子有问题了?是溢还是塞?迷茫了片刻,冷静,冷静,再冷静,好像无大碍。自我庸诊:颈椎问题。便又坦然然地进入日常节奏,按时上班。

    九点多,一个不经意的右向低头,再度引发了眩晕,觉得有点儿不妙,求医问诊乃明智之举。

    挂了急诊内的号,很快见到医生,问答之后,确诊为颈椎引发的眩晕,尽管心中存疑,但终因是医生的诊断而强迫自己相信。一切如旧,工作如常。

    度过了白昼,准备入梦。怎料刚刚躺下,眩晕再次出现,几秒钟的煎熬之后,遂恢复平静。此时再度想到了同事说的是不是“耳石症”。

    怀疑夹杂着确信,第二天直接到医院挂了耳鼻喉科。医生诊断疑似耳石症,但需要经专业测试后方能确诊。

    懵懵懂懂地进入了耳石症检测诊室(没仔细看诊室标牌,好像写的是“前庭xx”诊疗室),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性主任医师温和的语气,化解了我的丝丝紧张。跟随着医生的指导,进入了科学的测试状态。测试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为性、被强化了的诱发眩晕的过程,再从中观测患者眼部反映(应)的“眼震”频率做精准研判。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被眩晕的感觉,我就说“酸爽”,同时也堪比“过山车”吧。

    功夫不负“勇”心人,历经“煎熬”终有回报。医生给出肯定性的医学诊断:典型性的耳石症。我的具体病症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经过两次复位治疗,终于解决了“躺下”“起来”过程中的眩晕,但直立的晕感还是有的,走路“根”浅,人倒是有点儿“飘飘然”不知其所以然啦。医嘱:静养,近期不要过度紧张、劳累、保证睡眠、饮食清淡、复位后的康复还需要一个过程……获得了医生开具的一周病休诊断。

    今天去医院进行了第一次复诊,结果还是喜人的,但直立晕感之“余孽”未除,这属于康复过程中的常态反应。如若没有意外,医生说一周的时间应该可以基本恢复正常,但仍不适宜过度紧张与劳累,同时因个体情况不一样,恢复周期的长短也不一样。期待一周后的第二次复诊,如果不理想,再病休一周的话,哎,我该乐呢还是该乐呢?

    整个复位(也可以说是康复吧)过程,也让我对医生有了新的认知。虽然本人就医经历了了,但在此番治晕中,有幸遇到了一位好医生,他的温和儒雅与专业素养留给我的是一份美好。

    医者仁心。感谢王医生,您不辱白衣天使之称谓。

    祝君各自珍重,多爱自己几分,方能有足够的体力,更好地去工作、学习和生活,去爱值得爱的那些人……

    补充图•2021.09.29 补充图•2021.09.29 某麦走起……

    复诊归来,还是用甜品感动自己的小心脏吧!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耳石症,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以反复出现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为特征,表现为当头部变位处于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短暂旋转性眩晕或头晕,伴有特征性眼震。

    耳石症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耳石症为最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男女比例为1:1.5~1:2.0,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耳石症有哪些类型?

    根据致病原因可分为:

    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根据受累半规管的位置可分为: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外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症的病因有哪些?

    部分患者病因不明确;

    可继发于头颅外伤,病毒性神经炎,椎-基底动脉循环障碍,部分耳部疾病如梅尼埃病、中耳炎等;

    体内钙离子代谢的变化可能也与耳石症的发生有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么晕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ur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