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努力工作的你是不是依然很穷?——(上)快来算算你值多少钱!

努力工作的你是不是依然很穷?——(上)快来算算你值多少钱!

作者: 大灰狼树 | 来源:发表于2017-02-24 18:21 被阅读0次

本文的作者是一名大学老师,网名汤圆,在我们理财小白训练营兼职班主任。

她给我的印象是特别擅长思考,总结经验,所以总是能比别人更快摸索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篇文章就是汤圆对“赚钱”这件提升“身价”的事的思考。

因为文章有点长,分两次可能会有利于消化,所以分了上下两集。

(明明就是你为了偷懒凑篇数!)

我所在的学校,老师赚钱的途径有三个:一,多上课,挣课时费;二,做科研;三,做其他兼职。

大多数老师都是选择多带课,多挣课时费。为啥这么选择?因为每次上课的内容是重复的,不用耗费精力重新备课;虽然会耗费体力,但相对而言风险较小,脑力损耗较低。

但是你会发现那些天天上课的人,反而没有那些不怎么上课的人赚的钱多。为啥呢?

因为我们的课时很低,说难听点一个小时还没有搬砖工人的钱多。只是多带课的老师他不这么想啊,他只知道今天上课,今天就能多拿钱,而并没有想到,如果做其他事情,可能回报远远大于多上课带来的收益。

我有一个同事,人家就是搞工程项目的,他基本不怎么代课,都去外面做项目了。很多老师羡慕他可以挣到很多钱。

但是大家却忘记了自己当时的态度:嘲笑。

为啥要嘲笑呢?因为一开始大家都选择多代课,而这个老师却用多余的时间去外面找项目。要知道一开始找项目很难的,他没有人脉资源,也没有项目。怎么办呢?他当时跟着别人做项目,不要钱,甚至还贴钱给别人。所以那个时候有很多人嘲笑他,说他傻!

可是现在呢?所有人又都态度大转变!

他之所以现在让人羡慕,是因为他很好的提升了自己的时间的价值,而不是目光短浅的盯在当时马上可以进账的课时费上。

这个事例说明了,如果我们要想变得有钱,一定要利用好有限的时间。也就是我们要认识到时间也是有成本的。

既然时间就是我们的成本,我们就可以也应该去量化成本。

时间要怎么量化呢?

举个例子

假如,我们税前月收入是4000,公司给你缴纳的五险一金就是1720,公司为你这个人支出的成本就是5720,那么你每小时的收入是多少呢?一个月大概22.5天,每天8小时,5720/22.5/8=31.8,就算作30吧。大家可以算下自己的时薪,其实就可以计算出自己一辈子能赚多少钱了。

像我们老师,假设一个月收入算10000元,那么一年12个月,就是12万。我今年32岁,那我还能工作23年,那么我的收入总共收入是276万,但是实际上,每个月除去房贷,生活费用,一个月能剩3000就了不起了,可怜的我不能生病,不能有意外发生,一直存着,也就能存80多万,还不算通货膨胀带来的隐形损失。

但是不生病,没有任何意外,可能吗?

所以想想自己都很可怜。

可是很多人不这样想啊,他们觉得现在每个月至少能存一些钱,觉得自己还蛮舒服,似乎属于中产阶级呢。却忘记了我们终将有老的一天,干不动的一天,等到了那一天,日子要怎么过?

这就是量化思维的魅力!它把感官上舒适的体验,直观的用数据呈现,让你看到血淋淋的现实,给人警示!

我们只有先知道自己的处境,才能去寻找出路!

那么如果不提投资的话,所谓出路就是提高自己的收入。一个是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就如同上述,多数老师选择多代课来赚钱;

还有一个是选择第二种方法:提高单位时间的收入,如同我的那位外出做项目的同事。

两者都很忙,但是结果却大不同,差别在哪里?

我想用时下很流行的一句话来总结“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

没有任何思考,盲目的努力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变化。

就像一直上很多课的老师,还是那么扣扣搜搜!

所以我们要目光长远的去做更有价值得事情!

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不能太自责。

因为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总觉得以自己目前的处境,似乎很难想到的更好的出路。

那我们在想有哪些可以提高自己身价的事情可以做之前,先想一个另外问题:

我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

欢迎大家留言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努力工作的你是不是依然很穷?——(上)快来算算你值多少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ww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