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了罗伯特·西奥迪尼的《影响力》的六个原则,很受启发。作者是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他用通俗易懂的事例分析、实验对比的方式,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为什么又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行为背后的6个原理(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短缺),正是这一切的根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利于销售思维的建立和实践。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使用六个原则之一的互惠原则处理日常事务的经历。
上周,看到群里的战友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精油的种种功效。文章中提到自己小孩有一天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出血了,涂抹了薰衣草精油后,伤口愈合的比较快。看了以后我对精油的功效还挺动心的。以前也听说过精油对身体有疗愈作用,助眠安神,心情愉悦...,但一直没有体验过,看到作者详细的介绍,不禁动了心。
如果放在以前,或许我会直接问朋友要地址链接或在淘宝搜一下就买了。但这次,想到了我朋友的姐姐在销售精油,我决定运用互惠原则,不仅自己买,还要让多方受益。
首先我想到了去联系我的朋友给她打电话。如果以前,我会觉得麻烦,要与人打交道说那么多话。但这次呢,我要改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实施礼尚往来。
我决定在她姐姐那里买。即给了朋友面子,又支持了姐姐的生意。同时我也有个想法,把精油和冥想结合起来,请姐姐到我的早起冥想陪伴营社群里做一次线上精油产品介绍,充实我社群的学习内容和影响力,也把好物分享给我群里的姐妹们。
于是早上就跟我的朋友电话联系了一下。
我说,嗨,亲爱的,我想买精油,同时还想请姐姐在咱们的早起冥想陪伴营里做一个精油的知识分享,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我的朋友听了高兴的就说,好啊,好啊,我姐姐应该是可以的,只是她最近比较忙,这周要去大连给孩子提亲,回来后要筹备孩子的婚礼,估计10月国庆节以后可以来分享。
我立刻表态说,没关系,你跟姐姐说一下,请她到咱们冥想群里来分享一下精油的知识,以她的时间为准,我们随时都可以。
我初步判断,姐姐应该是很愿意来分享的,因为她是去年退休以后才起步做的精油销售,如果能来我的群做一个推广,对她的销售和知名度也是有帮助的。
果不然呢,不一会儿,我的朋友就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姐姐同意了,而且说一从外地回来,马上给我们做分享,9月20几号就可以。
这件小事证实了我的判断,满足对方需求才能成事。
首先满足了姐姐的需求。邀请姐姐做社群推广产品,对扩大她的知名度和销售量也是有帮助的,还可以培养一批潜在的客户。姐姐是去年退休后入这一行的,坚持到现在,应该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她在创业初期一定也会很认真对待客户的。又是给她妹妹的朋友来做这些知识分享和产品推广,我猜想她一定会尽心尽力做好的。
同时自私的说,是更多满足了我的需求。
一是购买精油的需求。如果去网上和商场咨询选择呢,都会占用我的时间。另外呢,也有一层信任的关系,因为我朋友的姐姐呢,以前上班的时候是护士长,每年都是先进工作者,应该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这种标签也让我认为她做事比较靠谱,产品的选择也应该不差,解决了我的品牌选择难题。
二是为我社群增添交流的话题,活跃我的早起冥想陪伴营社群。平时社群里,大家按时打卡,很有默契。坚持的很好。两周一次的线上交流家长里短也很热闹,但知识性的话题不多。请姐姐给我的社群介绍精油的专业知识,又推荐对身心健康有帮助的美物,既充实了社群的学习内容,也增加了社群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三是给我朋友们打开了一片天,扩大了知识面,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平时姐妹们也没有交流过精油这方面的话题,估计也不太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根据她们的年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我觉得一定也会接受和认可精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物要众人分享才值得。
基于这样的思考呢,我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也很快有了回应,我们初步约定了时间。期待后期精油来到我的生活中,带来更多幸福的体验和感受。
这是我第一次转变思路,不怕麻烦,运用互惠原则,为增加人际关系中的感情投资,而做出的一次尝试。事情虽小,但意义非凡。我克服了自己的懒惰,纠正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怕麻烦心理,又一次打开了与人互动的通道,走出了自己理想的小世界,与外界大世界接轨。
自我封闭,不会带来影响力,也将阻碍我们的个人发展空间和目标的实现。要提升个人影响力,我们就要善用“互惠”这一重要社会原则。关注对方的需求,通过满足对方的某种需求,让自己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