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开始全国实行部编版教材,统一后的语文教材在写作教学安排上成梯度进行递增,最终在九年级形成较高的写作素养,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作为教材助读系统之一,对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延伸课文所习得的方法,而且也能够在写作中促进深度阅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39448/36037991d13d8ab3.jpg)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会明确“跟着课文学写作”的意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忽略,并不是每一篇文本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但是在每单元的精读课文课后习题中所展现的写作要求有着不同的训练指向,不仅仅是我们简单的进行模仿,有了一定的提升。将课后习题的写作训练重视起来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重难点,积累语文知识;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协调教师掌握学情,是训练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的教学过程都起着重要作用。
回看教材,在不同年级就设置了不同的训练,七年级课后练笔公10篇,形式多样,主要有仿写句子、改写、片段写作等;八年级课后写作训练9篇,形式上有改写、说明性写作、议论性写作等;九年级课后写作训练17篇,哲理短文、想像片段、议论短文等。都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39448/1abe6fc69cf274d0.jpg)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7-9年级的写作要求中对写作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课后习题的写作训练正好呼应了课标的要求。在语言层面上有句、段、篇的训练,能够促进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在表达方式层面上有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描写,为达到“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奠定基础;在写作形式上兼容性较强,有补写、改写、续写、扩写、缩写等多种形式,完成课标要求的“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的能力目标。
综上所述,关注并研究课后习题中的写作训练对于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重大,期待能够真正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