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确曾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和蔼待人,这份感触至今仍牢牢地留在我心里。尽管看来当时并没有起什么作用,我却觉得,正是关于那份感触的记忆坚实地支撑着现在的我。那就像一种社会训练。恐怕人生中注定有这么一段时期,要狠狠使用平时很少用到的肌肉,哪怕这种努力并没有结果。
回想这几年的生活,不知道和多少人提及,从初三开始,我就已经开始一个人了。距今,已经有九年的时间了。
因为我喜欢的是演讲,一切与说话有关的,我都喜欢。像《超级演说家》、《中国新说唱》、《鲁豫有约》、《星月对话》、《圆桌派》等等,正是这些,陪伴我走过那些一个人的日子。与说话相反的是,我不爱说话,在我看来,说话就像是我的一个武器,只要我一说话,对方的观点就会随着我跑。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会选择不说话。这时候,就会引起很多人误解,在他们的印象中,我是很能说也很爱说的那种。抛去这些,我更愿意和喜欢的,就是有一个角落,我可以戴着耳机,学习也好,听歌也罢,这个瞬间是我最为享受的。
比起说话,我更愿意的,就是听别人说话。别人发表的观点和见识,在我这,都是崭新的。而我的输出,都是自带的,并没有在该更新的地方进行更新,获取的有效信息也会很少。我一直在想,抱着这样的目的性去生活,会不会适得其反,但是昨天我想了想,好像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才是关键。如果说,有些东西你是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和消化的,那为什么不能选择在遇见它的第一次,把这件事情完成。我是属于那种可以把食品暂停,然后截图,获取自己想要的部分的人。事后回想起这段话,就没有了当时的感受和想法,一眨而过。
说话和不说话,取决于自身的喜爱。即使是强迫性,也难免会漏出破绽。与其如此,还不如潇洒做自己,你舒服,我们也舒服了。没有必要为了说话而去交谈,做到心中有数,权衡微妙关系即可。
对于生活,没人陪你走完全程,除了那些必须被占有的时间,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待着。独处,背后的意义就是自己和自己做朋友。看似荒谬的结论,是一次又一次被证实。难受伤心时,会安慰自己;开心时,会给自己奖励;学习时,也会督促自己;到了该睡觉的点,会放下手机。自律,何谈。这么冰冷的词,来形容与自己的相处,我不太愿意去接受。就像与自己和解那样,我就是自我本身,没矛盾没有纠缠,何谈和解。
处于何时何地,愿你能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分每秒。时间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过去是怎样,都尽量不要让它干涉到下一秒。认真代表用心,毕竟,人生结果如何,都需要自己买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