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的雨水格外多,最近两个星期连着都在下雨,也应了人们熟悉的杜牧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可是清明节这一天,天晴了。
自我 “科普”清明节
上小学的两个孩子的老师让他们办手抄报。我也赶快科普一下清明节的知识,和两个孩子一起商量手抄报要写什么内容,画什么图案。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节气与节日的合体,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之一,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起,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清明节的习俗:
扫墓祭祖是人们都知道的中心习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祭扫祖先对先人的缅怀及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在13,500年左右,古人已经有明确的有意识的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习俗的中心,清明之际主要祭扫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第二项人们印象深刻的活动就是踏青。
踏青为春日郊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日性的习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三项人们比较熟悉的活动是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节,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亦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疾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
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蚁,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疾病了。折柳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语,: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以上三项是我知道的,小时候也经历过,像插柳这样的活动,那个时候清明节这一天,村里每家每户门口都要插上一对柳枝,尤其是大门口。孩提的小伙伴们还热衷于编柳条帽子戴在头上,但是现在插柳的这个习俗越来越淡化了。
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习俗,比如拔河,在古时候叫牵钩、钩强。唐朝开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另外还有植树、放风筝、荡秋千、射柳、蹴鞠、斗鸡、蚕花会,禁火寒食等。
不科普不知道,一科普还真是感慨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真不愧是文明古国。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大打秋千。
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如今的公园和游乐场仍然有秋千供儿童玩耍。据说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这样想想,我家两个孩子一到星期天就要去河边荡秋千,是可以理解并且给予支持的了。
当然清明节还有一些禁忌,怀孕的女性不能参加,来例假的女性不能参加,已经出嫁的闺女不能轻易给父母上坟祭拜,清明当天不要买鞋,扫墓前要禁食等等。
现在记得这些传统风俗的人已经在不断减少,何况这些禁忌知道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一些学者也呼吁这些禁忌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在大城市的现代文明里,估计基本不会有人在乎这些禁忌了,而在我的家乡,毕竟经济水平欠发达,现代文明还比较落后,迂腐思想还是有一些。
我个人也认为有的禁忌是一种封建迷信。我们要留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传承继志述事、缅怀先祖的道德情怀,又要唯物的看待一些繁文缛节的腐朽陈规陋习。
我家的清明活动
清明节传承了祭祀文化,尊祖敬宗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很多人,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先祖,我觉得这从大的方面说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从小的方面说,这是一种仪式感,并且体现了一个大家庭和睦向上、积极团结的精神。
这次孩子爸爸跟随着他们老刘家的成员,回了刘老庄。我给老妈舅舅当司机,跟随着我们老李家的大部队回了我的老家。
由于最便捷的路线,312国道修路,堵车严重,我们从一个小路,也是一个修得还不错的乡村公路绕行。
但是这是山区的公路,真让我想起了一首歌的歌词: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山路九连环。
蜿蜒曲折,斗折蛇行,本来路就不是很宽,来往都有车辆,再加上数不清的s形拐弯,有时甚至不到50米就有一个,高高低低,看不清前方。真是锻炼了我的开车技术。
我在路上想起了曾经和同事调侃“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不是因为当时的路都是泥巴路不好走呀!下着雨,天再冷,还没有汽车,要么步行,要么赶个马车,怎么不“欲断魂”?
想想那个年代的泥巴路,现在这个年代的柏油路,还有机动汽车这样的代步工具,应该是天壤之别了,这可比杜牧有福气多了。
路上老妈还讲起了,他年轻时候和舅舅一起赶着马车去县城卖葱,现在印象最深的记忆就是“冷”,冻的俩人都快受不住,舅舅说他的脚后跟冻坏了,现在还时常隐约会疼……现在可是“今非昔比”了。
终于在11点的时候到达了目的地,活动结束也就该吃中午饭了。
见到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家乡人,虽没有“设酒杀鸡作食”,因为时间和条件不允许,但也体会到了家乡人满心的热情,吃到了美味可口的家乡饭,连平时吃着腻嘴的肥肉,现在也吃起来格外的香,可能是地锅的原因,还有这是散养的猪,更可能因为这是家乡的水。
村里的变化不是特别大,因为居住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也是有变化的。
我心心念念的村前的池塘倒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了杨树下可以钓鱼虾的凸起的垄地,没有了以前妈妈和婶婶们洗衣服的大石头,也没有了小时候经常玩耍且可以偷吃嘴的小菜园,更不要提大水牛了……
对于村里一些土地、宅基地上的变化,大人各自有各自的看法,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的宰相张英,他兄弟在老家盖房子,因为宅基地,邻居秀才和他们家闹起了纠纷,邻居觉得张家占了他家的路,张家觉得那是自己家的院墙。而且秀才把张家告上了当地的衙门,他的兄弟写信给在朝廷当大官的张英求助,而他回复给他兄弟的家书是: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六尺巷”的佳话流传至今,也成了现代人们观光旅游的去处。而我们老李家的人也都气度不凡。
更让我想起了苏东坡在他那个年代就有的了不起的胸怀,他在1000多年前就能看到宇宙的浩淼,人类的渺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再怎么江山如画,再怎么英雄豪杰,再怎么美人如小乔,终究免不了被时间的大浪淘尽。
人生如梦,亘古不变的只有天上的明月了吧!
“一尊还酹江月”,能对着明月喝杯酒,还真是不错的,想那么多不是徒增烦恼吗?
吃过午饭我们计划绕行至黑明寺,爬一下茶山再返回。行至隔壁村庄,偶遇了另一个大家族的聚会,正在拍照合影。据说他们家族可是“官运恒通”,这个村庄也成了在当地出“达官显贵”的风水宝地。
在这里遇见了老爸上学时候的老师,而后来早就在政界混的风生水起,还有他的战友,同学。其中一个同学我也印象很深刻,在郑州工作,因为我在郑州上学的时候,他也给过我不少关照。
现在想想平平凡凡的自己,每天工作、孩子都忙得团团转。他当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邀约我去他家中做客吃饭,还亲子下厨,并且说专门做了家乡风味的煎豆腐,也给我物质上的 馈赠,我想这种馈赠无论多少都应该被铭记,这样的邀请更应该被铭记,并常怀感恩之心。他这是一种难得的不忘家乡人的情怀,当然也有让人敬仰的胸襟和格局。
人们都喜笑颜开的叙旧,终究“难舍难分”,也要继续出发。
即将到达黑明寺的时候,车被堵了。我对于数字没有概念,感觉加上我前面的车,有一公里也不止吧。都是上也上不去出也出不来,找不到调头的地方,我就这样倒着车走,走走停停感觉有一个小时。
在老爸的“英明”指挥下我终于“艰辛”地调转了车头,慢慢的正常行驶了。虽然没有到达目的地,不过我想这不是最重要的,旅途的过程才是最主要的。
到城区已经将近6点了。
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吃饭,一天的活动结束,各自回自己的小家休息。
回家的路上,老爸随口唠叨一句:这个饭店饭菜真贵,又不好吃。我说:吃饭,有气氛开心就好!
是的,吃什么不重要,在哪里吃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