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校,把我们的生存空间挤得一滴水都没有了!”除了早上,昨晚12点到今天下午4点,水龙头基本处于断流状态。开始我以为是附近小区修水管,后面听舍友小郭说“不是的,办公室那边有水。她在宿舍刷牙时断的水,牙膏泡泡都没冲干净,去办公室楼冲的”,才惊觉,学校在限制我们的用水。
好绝啊!先是,10:30停热水,12点停冷水,半夜上个厕所都得掂量囤的那一桶水够不够。现在,居然周末都要限制。可我们,除了洗个衣服,也不见得多用水啊!学校没有洗衣机,用水不可能大开大阖,住的都是老师,也不会铺张浪费。学校为什么搞这么一出?话虽如此,仍抱一丝希冀,也许不是学校?
早上,我8:30出去家访,12点回来,对断水体会没有那么真切。而下午,我们三个年轻老师待宿舍,想去厕所却都忍着,因为没水。中途我想吃个桃子,无水可洗,只好作罢。期间,我三番两次去开水龙头,都无功而返。直至五六点,才见水花。
“有水啦?!”刚回宿舍,舍友小溪很是惊喜。而这惊喜,本不该出现我们身上的。
“对啊,赶紧去吧。”我回道,不然待会又停了。
大家欢欢喜喜地上了厕所。果不其然,没一会水又停了。我跟舍友小郭谈起是不是附近小区爆水管了,她说“不是,办公楼那边有水”,才真正落实了心底的猜测。原来,学校真的不给我们活路,原来,它并不知晓,“水是生命之源”啊!
“早上家访时家长都希望我带学生到六年级,我也隐隐动心,可现在,我忍不了了。”一口气不来,往何处安身?
一件件一桩桩,学校的事儿还真不少呢!比如,办公室位置隔三米的两人各用一台风扇,校长要求关掉一台。办公室如果只有一个老师,谁都不敢开空调。其它老师上课,剩下的那位老师,他/她就要考虑关空调以免被骂。再有,老师进课室不允许带水杯,也不能带包(上次小溪带包就被警告过),也不能带手机(可是要扫钉钉群或微信群传PPT时,手机不可或缺。而班主任没有手机极其麻烦,一旦哪位学生病了或家长临时找,又联系不上,后续很麻烦了。而学校绝不会认为是制度问题,只会谴责你没有做好家校沟通)。
还有,教师不叠被子要被通报并扣责任制(与绩效挂钩)、说话大声或与校长意见不和会被扣上“顶撞校长”罪名并扣责任制、周末找校长反馈一直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会被说“思想有问题,品质不行”、家访到10点多问热水能否晚点关,第二天会被校长楼梯口大骂一通、你值日就一定要抓两个学生扣分,不然扣的就是你的分......诸如此类,简直“罄竹难书”,遍地开花。再加上同事之间明争暗斗,各番试探,且不同老师分处不同阵营,你不知道办公室轻轻的一句话,会被传到校董、校长,还是哪位主任那里,所以话出口前得再三掂量,就怕隔墙有耳东窗事发。如此环境,叫人如何待下去?
我想留下看学生毕业,可若再忍受一年这样的煎熬,我怕自己会烟消玉陨,或如行尸走肉——有时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你要成为他们一员,譬如让学生改作业。梅花沾泥,尚可掸去,染缸终日,何能不污?再待下去,我一定会同化的,偏心又太固执,无法心安理得。胶着之下,无须天收,我先灭了自己。钱可少,志,不可辱。这退却之心,愈发强烈了。
“学校限制了我们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舍友小郭评价道。我叹了口气,小溪已出去散心,若她在,定也会认同这话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