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外篇  知北游 三:如何得道?

《庄子》外篇  知北游 三:如何得道?

作者: 岁月莲上写诗 | 来源:发表于2022-02-15 23:00 被阅读0次

2022.02.14周一阴D45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53

《庄子》外篇  知北游

【原文】

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1],敢问至道。”

    老聃曰:“汝齐戒[2],疏瀹而心[3],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4]!将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四肢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匮。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与!中国有人焉,非阴非阳,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自本观之,生者,喑醷物也[5]。虽有寿夭,相去几何?须臾之说也。奚足以为尧桀之是非!果蓏有理[6],人伦虽难,所以相齿。圣人遭之而不违,过之而不守。调而应之,德也;偶而应之,道也。帝之所兴,王之所起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7],莫不出焉;油然漻然[8],莫之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9],堕其天製[10],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彼至则不论,论则不至。明见无值,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

【注释】

    [1]晏闲:安闲。[2]齐:通“斋”。[3]疏瀹(yuè):疏通、疏导之意。而:通“尔”。[4]窅(yǎo)然:深远莫测。[5]喑醷(yīn yì):气之聚集。[6]果蓏(luǒ):瓜果之总称。[7]注然:如水之涌流。勃然:如苗之茁壮生长。[8]油然漻(liáo)然:形容变化消失之状。[9]天弢(tāo):天然的弓袋。[10]製(zhì):通“轶”,书套。

    【译文】

    孔子对老聃说:“今天安闲,我冒昧地请教你关于得道的问题。”

    老聃说:“你应该进行斋戒,疏通你的心灵,清净你的精神,抛弃你的智慧。所谓道,幽深而难以言述啊!我给你说说它的大概情形吧。昭明显著的事物都是从幽暗中产生出来的,有伦有象的东西都是从无形中产生出来的,人的精神是从大道中产生出来的,形体是从精气中产生出来的,万物都是以形体蜕变转化而生的。所以人类和禽兽都是胎生,鸟类和鱼类都是卵生。大道产生时没有形迹,去时不见边际,没有门户也没有屋舍,四通八达而宽广无限。顺应大道,就能四肢强健,思虑通达,耳聪目明;就能不花费心思而纯任自然,应接万物而没有偏执。天不得大道就不能成其高,地不得大道就不能成其广,日月不得大道就不能运行,万物不得大道就不能昌盛,这就是道啊! 博学多识不一定睿智,能言善辩不一定聪慧,圣人已经抛弃这些了。至于增多了却不像是有所增加,减少了却不像是有所减少,那便是圣人所要持守的东西。深邃莫测得就像大海一样,没有终结也没有开始,那是多么的高大神奇呀,万物的运动全在它的范围之内,而且从不曾缺少什么。那么,世俗君子所谈论的大道,恐怕都是些皮毛啊!万物全都从它那里获取生命的滋养,而且从不匮乏,这就是道啊!中原一带的人居住在不偏阴也不偏阳的地方,处在大地的中间,只不过姑且具备了人的形体罢了,而人终将返归他的本原。从道的观点来看,人的出生,是气的聚合,虽然有长寿与短命,但是相差又有多少呢?说起来只不过是一瞬间罢了,又何必对唐尧和夏桀进行是非论辩呢!果树和瓜类各不相同却有共同的生长规律,人们的次第关系即使难以划分,也还可以用年龄大小相互为序。圣人遇上这些事从不违拗,即使亲身过往也不会滞留。有心协调而顺应,这就是德;顺其自然而顺应,这就是道,帝王之业倚赖它而兴盛,王道倚赖它而兴起。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顺应变化而死。业已变化而生长于世间,又会变化而死离人世,活着的东西为之哀叹,人们为之悲悯。可是人的死亡,也只是解脱了自然的捆束,毁坏了自然的拘括,纷纷扰扰地,魂魄必将消逝,于是身形也将随之而去,这就是最终归向宗本啊!从没有形体达到有形之体,又从有形体变为无形之体,这是人人知晓的,不是将要得道的人所追求的,这是众人所共同议论的。那些得道的人不议论,而议论的人却没有得道。显明昭露地寻找不会真正有所体察,宏辞巧辩不如闭口不言。道不可能通过传言而听到,道听途说就不如塞耳不听,这就称作是最大的得道。”

相关文章

  • 《庄子》外篇  知北游 三:如何得道?

    2022.02.14周一阴D45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53 《庄子》外篇 知北游 三 【原文】 孔子问于老聃...

  • 《庄子》学习笔记115

    《庄子·外篇·知北游》,本篇主要内容说的是大道的虚无的特点。开篇的故事讲述“知道”、“安道”以及“得道”的方式。 ...

  • 解析《庄子.知北游》:如何得道?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

  • 庄子 外篇——知北游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 “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

  • 知.北游.杂记

    2017.7.25---8.3日,跟着一群孩子和他们的导师,北游鄂尔多斯,借名庄子外篇曰知北游。路途杂记,...

  • 《庄子》外篇  知北游 :各人论道

    2022.02.16周三阴D47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55 《庄子》外篇 知北游 四 【原文】 东郭子问...

  • 《庄子》外篇  知北游 :行不言之教

    2022.02.13周日阴D44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52 《庄子》外篇 知北游 在《庄子》全书中,对“道...

  • 【815】一晃而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色骏马跃过...

  • 《庄子》外篇  知北游 :正形摄知

    2022.02.14周一阴D45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553 《庄子》外篇 知北游 二 【原文】 啮缺问道...

  • 日近一日…

    《庄子·外篇·知北游》中写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很多事此时看是大事,然时光飞逝,待再回头,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外篇  知北游 三:如何得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cr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