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毛姆的慈悲:从《月亮和六便士》到《刀锋》

毛姆的慈悲:从《月亮和六便士》到《刀锋》

作者: 佐撰 | 来源:发表于2019-12-31 07:29 被阅读0次

把《月亮和六便士》与《刀锋》合在一起看,蓦地发现,差不多同样的一拨人,在两个平行世界,走过殊途同归的人生。所不同的,《月》成书时毛姆四十五岁,正在热血旺年,而《刀》成书时毛姆七十岁,已经看尽人世繁华巨变。于是,身为作者的毛姆对待这同一拨人的态度也从尖刻转为慈悲,这些人在《月》中剧本化的尖锐、偏执个性,到《刀》里已经柔化成圆润而庸常的舞台外现实人生。

第一次读《月》时,印象最深的倒不是主角斯特里克兰,而是斯特洛夫,那个圆圆肥肥红脸膛的“贱骨头”。我想,毛姆塑造这个人物到底怀了多少的恶意啊,把他踩在烂泥里,每次他刚一冒头想喘口气,就又被踩回去。斯特洛夫是那么地与人为善,却活成人间笑柄,他的善良只为他招来无尽耻辱和灾难。

而《刀》里,我最喜欢的人物艾略特则活脱是升级版的斯特洛夫:有着同样的艺术鉴赏力,同样的热心肠,被人利用的同时被人嘲笑。只是毛姆非但没有去踩艾略特,还安排他成功地钻入上流社会,功成名就,死得其所。艾略特终身未娶,就也免去了斯特洛夫式的悲剧。

《月》和《刀》的主角,斯特里克兰冷漠无情,身败而死,却名垂后世; 拉里温柔体贴,与人为善,最后泯然于世。两个人无论是个性还是人生轨迹都全然不同,但这两个人,都是毛姆人生思考所寄托的幻像,是毛姆心目中追索人生意义的人的形象。

当年纪气盛时,我们往往相信,只有特立独行才能摆脱一干庸众的羁绊,只有冷酷无情才能砸烂尘世的枷锁,最终解放我们的精神世界,一飞冲天。然而,这一飞,仍然抱着俗世的“成功”信念,哪怕不能在当世拥有,留到死后,更添悲壮。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毛姆似乎也看淡了俗世的成功,毕竟他自己已经相当“成功”,这也更利于他反思俗世对“成功”之执拗。拉里有着温暖的笑容,从不与人为敌却又从不妥协。他的毅力和执着与斯特里克兰并无二致,只是后者身上贴着“无耻”二字,他身上则是“仁慈”。

试想想,如果斯特里克兰并没有身后成名,那么,他的故事还值得写出来吗?即便写出来,会是如今这个“偶像”的形象吗?反过来再想想,拉里这个人,如果切实地活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会真的高看他吗?我们大概也会跟《刀》里其他庸人一般认为他不可理喻吧。

毛姆的小说总是试图打破传统的道德观念,探究人性的本质。两部小说的“我”也总是努力地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但事实上,“我”虽不言,毛姆的价值观却清晰了然。

相关文章

  • 毛姆的慈悲:从《月亮和六便士》到《刀锋》

    把《月亮和六便士》与《刀锋》合在一起看,蓦地发现,差不多同样的一拨人,在两个平行世界,走过殊途同归的人生。所不同的...

  • 看毛姆,说人性

    从《月亮与六便士》,到《面纱》、《刀锋》和《寻欢作乐》,毛姆的作品让人着迷,引人思考。 毛姆最吸引之处是对于人性的...

  • 毛姆《刀锋》读后感

    最近读了毛姆的《刀锋》,对,就是那个写《月亮和六便士》的毛姆。月亮和六便士,可能感觉名字太过明朗,所以感觉整本书剧...

  • 我的心里依然有一片桃源-读毛姆有感

    最近读了毛姆的两部作品《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个人觉得《月亮和六便士》表达的是一种出世的态度,《刀锋》相对来说...

  • 毛姆

    最近接连看了毛姆的两本书《月亮与六便士》、《刀锋》。最开始是冲着月亮与六便士的‘‘名气‘‘而去,想看看这月亮和便士...

  • 年轻人慎读毛姆

    从最开始接触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到后来读了他的《刀锋》、《情迷佛罗伦萨》等,我发现,毛姆在给读者描绘一个精神生...

  • 毛姆小说中的世界

    从《月亮与六便士》、《面纱》、《人生的枷锁》到《刀锋》,一路读下来,我对于毛姆的作品的感受,也是逐渐变化的。

  • 毛姆的纠结,你知否?

    我最开始接触毛姆是从《月亮和六便士》开始,接着又看了《人性的枷锁》、《面纱》、《刀锋》等等一系列书籍,看完这些,...

  • 丢掉六便士,去追寻月亮

    在《月亮与六便士》里,英国作家毛姆的笔锋,就像他的另一本著作《刀锋》一样犀利。 不知为啥,《月亮与六便士》纷纷在各...

  • 荐读|《刀锋》—— 一部剖析人生价值观的作品

    ——01—— 《刀锋》是继《月亮和六个便士》之后,我看得英国作家毛姆的第二部作品。毛姆通过介绍艾略特、伊莎贝尔、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毛姆的慈悲:从《月亮和六便士》到《刀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ft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