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可证伪性

可证伪性

作者: brevely婷 | 来源:发表于2018-09-01 22:41 被阅读172次
可证伪性

我们的一切行为是我们的心智模式决定的,而我们的很多心智模式是对我们个体有害的,所以必须对这种有害心智进行评估,这时我们一定要用到,证伪。

也可以叫否证。就是否证一个理论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就是寻求一个理论的对立面,计算出对立面成立的概率有多少。    他是验证一个理论是否是科学的唯一指标。

就是说如果你认为一样东西是科学的,正确的,那他首先要具备可证伪性。

在科学研究和医疗领域,经常会使用对照组的方式来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举个例子,

90年代,澳大利亚有一个机构在美国自闭症儿童领域提出一个“辅助沟通”的疗法,说是对自闭症儿童有非常好的疗效。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治疗,花钱花时间。

治疗机构给出的证据是,有275人接受治疗,病情得到了改善的有200人,75人病情没有得到改善。那这个治疗方案有没有效果?我们从证实的角度去看,换成数学概率来表示,病情得到改善的比例是200/275=72.7%,应该算是很高的比例了。说到这里,绝大多数人都认可了这个说法

最终被证明是一个悲剧。

根据证伪思维,我们反过来想一下他对立面成立的概率。如果不接受治疗,结果会如何?根据调查和统计结果得知,65个人没有接受治疗,50病情得到了改善,15个人病情没有改善。换言之,即使不接受治疗。则自愈的比例是50/65=76.9%。

得到这个结论后,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证伪假设的比例76.9%比证实假设的比例72.7%还要高,从数学概率上就说明这个治疗机构的治疗方案,不仅毫无用处,反而还会带来副作用,将得到改善的比例搞得更低了。

除了以上案例证伪给我的生活也带来了改变,

我妈喜欢算命,给我儿子算出来,因为生辰八字的原因,五岁前不送客,否则对孩子以后不好。所以之前会出现这种场景,每次客人来我家要走的时候,其他小孩都是抱着去门口说阿姨再见了,而我儿子这时,我妈就赶快招手说抱进去抱进去。这就是有害的心智模式。否证他,我儿子5岁前送客,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可以被证明他是不好的吗?然而并不会被证明得到一个不好的结果,所以不可被证伪。 后来经过多次劝说为证,我妈终于不信算命了。

证伪是不是一个让你变得更聪明的思维方式呀?

在遇到一些事情时

我们应大胆的说出假说和猜测,然后去寻找这一假说不符合的事例,根据事例对假说进行修正。然后你会神奇的发现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假的,不可证伪的。

相关文章

  • 浅识“可证伪性”

    浅识“可证伪性” 初识“可证伪性”也有些许时间了,真正看到“可证伪性”限定性的解释是在《世界观》...

  • 可证伪性

    我们的一切行为是我们的心智模式决定的,而我们的很多心智模式是对我们个体有害的,所以必须对这种有害心智进行评估,这时...

  • 2018.07.06

    今天阅读《对伪心理学说不》第二章,可证伪性。 科学之所以存在,在于可证伪性。科学家运用可证伪性检验科学理论,不断完...

  • 戏说“可证伪性”

    科学有三个基本的特征:1:采用系统地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2:以可以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3: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

  • 可证伪性思维

    今天看了《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二章“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点说就是一个理论能够被证实是个...

  • 可证伪性原则

    可证伪性标准最早是由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在《猜想与反驳》一书中提出。该标准主张,...

  • 关于可证伪性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 很多育儿理论、教育理念,就像圣经一样指导着这世上的为人父母者,为人师尊者,它(们)是全知吗?真...

  • 可证伪性思维

    可证伪性标准主张,一项理论如果有用,它所做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理论必须两面兼顾,也可以说,这项理论在告诉我们哪些...

  •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书笔记(上)

    2017年5月11日 一、可证伪性 (1)可证伪指具有被证明是错的可能性。"全知全能的上帝是存在的"是不能证伪的,...

  • 《这才是心理学 读书打卡3

    今天读的第二章:可证伪性 如何挫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可证伪性标准:对某理论的新证据进行评价,必须使新的数据具有证伪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可证伪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hp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