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PMbook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书笔记(上)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书笔记(上)

作者: 晓健周 | 来源:发表于2017-05-13 16:48 被阅读60次

2017年5月11日

一、可证伪性

(1)可证伪指具有被证明是错的可能性。"全知全能的上帝是存在的"是不能证伪的,因为不可能找到任何的事例证明上帝不存在。"真空中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相同,与质量无关"是可证伪的,只要在真空环境下观察到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不同就可以了。

(2)可证伪性还有强与不强之分,可证伪性越强的理论,说服力也越强。坐在房间里,某人说他可以通过敲门声识别出敲门的人。如果他预测这个人是"男性",那么这个可证伪性相对较弱,他预测连续预测对了3次,我们也不是很敢确定他是可靠的。如果他能预测这个人的年龄、性别、用左手还是右手敲门,那么他连续预测对了3次,我们会觉得他可能真的有这个能力。

(3)科学的理论,一般要求具有可证伪性。"全知全能的上帝是存在的"这样的理论,不是科学研究的范畴,因为它不具有可证伪性。类似的,假设有人提出"太极能够隔空直击内脏一招致命,但是能炼成这一招的人都不会使用这一招,因为太极讲究'术高莫用'",这样的观点是不能证伪的,也不是科学研究的范畴。

(4)对可证伪性的追求,意味着我们对错误的是开放的心态。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即使曾经一度被普遍认为是正确的理论,在后人看来可能是站不住脚甚至是愚蠢的,比如"世间万物是水构成的"、"亲嘴可以导致怀孕"、"地球是扁平的"。科学家不追求"不容置疑"、不是要提出永恒真理,而是要提出至少现在看上去正确的理论。这种对错误的开放心态,我觉得不但是在科学领域值得倡导,在生活各个领域都值得倡导。

二、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

(1)科学家追求的是操作主义,而不是本质主义。科学家会提出"晚睡晚起的人比早睡早起的人更聪明、记忆力更好"(http://www.guokr.com/article/90053/)这样的结论。机警的人可能会马上问,什么叫"聪明",怎样才算"晚睡晚起"。科学家不会考虑"聪明"的"本质"是什么,而是给"聪明"给出一个衡量的尺度,可能是根据被试做智力测试的分数,或者其他方式来衡量,这里关注的是可操作性,会给"聪明"这个词一个临时的定义。本质主义的人会有很多疑问,比如"火的本质是什么"、"光的本质是什么"、"地心引力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智力的本质是什么"、"情感的本质是什么"(进而"人工智能可不可能有情感"),这些问题都是有意义的,但是科学家更关注的不是这些概念的本质,而是会给一个"临时的"、"便于操作"的定义给它们。再补充一下,物理学家会构建出地心引力、电磁场这种东西,但是暂时不能回答"为什么物体会遵循电磁学或地心引力法则"、"地心引力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并不会妨碍所提出的理论的伟大。

(2)一个词语的意义是不断变化的。以下都是书中原文:早期火的概念"不仅被用来指涉为燃烧的含碳物质,还包括了太阳以及各种星体的活动(实际上是核子的溶解活动),闪电(实际上是由点而产生的炽热),北极光(实际上是辐射光谱),以及萤火虫的闪光(实际上是磷光)。在现代的概念系统中,因为后面这些现象都不包括氧化过程,因此全都不属于木材燃烧的那一类。但是,另有一些现象原本认为是与燃烧没有任何关系的却被证实是具有氧化过程,如生锈、失去光泽以及新陈代谢等,所以可以与木材同属燃烧类。后面这些现象在早起并不认为与燃烧有任何相似之处,是因为当时认为能够感觉到热度是区分是火或不是火的基本特征"简言之,氧化原则是将生锈与营火拉到了一起——而将闪电与之分开,这对科学家来说,可能意味着对火这一概念从事界定的一个新进展。然而,对外行人来说,反而让他们感到迷惑,不知道或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了。

三、见证叙事的问题所在

(1)安慰剂效应。医学中,一个人的康复有3种主要原因:治疗效果,安慰剂效应,和自然康复。民间的巫术、法术来治疗一些症状的,而且很多人寻求这些治疗之后,发现真的有效,会直觉地认为康复的原因就是"治疗效果"。这里不是否认巫术、法术的用处,而是强调部分人忽略了安慰剂效应和自然康复的因素。保罗[1][2]的一项研究关注了心理治疗对说话焦虑的治疗效果:第一组是确实接收了心理治疗,85%的人认为自己得到明显改善;第二组服用被告知是强力镇静剂、实际上是小苏打的胶囊,50%的人说有明显改善;第三组没有任何治疗,22%的人说有明显改善。这就可以看出,在治疗效果中,安慰剂和自然康复发挥的作用占比是很高的。

(2)少数个案具有压倒性影响。之所以少数个案会有压倒性影响,主要因为两个原因:身边的个案具有鲜活性,人们对个案赋予过高的权重。(人们认为巫术、法术有效,可能被个案的鲜活性或影响的)作者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被试将要选择比避孕套,可以参考的信息有两个,一个是《消费者报告》杂志的调查分析,另一个是两名大学生关于他们偏好的描述。只有不到15%的被试愿意接受两名大学生的影响,但是77%的被试同时选择了两类信息。当《消费者报告》和大学生的推荐不同的时候,31%的被试选择了大学生的推荐。统计数据对我们确实有影响,但是很多时候,更为鲜活的个案对我们的影响却有压倒性的,尤其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

[1] Paul, G. L. (1996). Insight vs. desensitization in psychotherap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 Paul, G. L. (1997) Insight vs. desensitization in psychotherypy two years after termina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31, 333-348.

相关文章

  •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书笔记(上)

    2017年5月11日 一、可证伪性 (1)可证伪指具有被证明是错的可能性。"全知全能的上帝是存在的"是不能证伪的,...

  • 与“众”不同

    夏日的雨后,空气清新。快8点了,叶小婉依然决定拉着我顺着新修的大路到田野里跑一圈,她说,好身材是练出来的。 刚跑到...

  • 行动变现读书笔记

    读书清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纠正了大众对于心理学的误解,介绍了心理学的本质,内容,科学方法 书摘 翻篇能力弱...

  • 问题制造现实

    坚持写作Day28 《哈佛幸福课》读书笔记 第二讲指出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区别,在于提出了不同的问题。 传统心...

  • 《自卑与超越》读后有感

    《自卑与超越》是一本研究个体心理,的心理学书籍,与先前读的研究大众心理学的《乌合之众》截然不同,这本书浅显易懂...

  • 心理学?你需要看这些书

    《对伪心理学说不》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我看的时候,还是翻译作《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这本书...

  • 带你揭秘Alltesting众测平台的真实面孔(二)

    “众测平台与一般意义上的众包平台不同,是面向专业领域而诞生的。虽说是‘众’,但却是‘众’中之重!” 众测-新型的测...

  • 微习惯|每日写作50字第一天

    关于心理学与心灵鸡汤的区别: 心理学与心灵鸡汤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心理学是经过实验得到的具有科学性的理论,不同...

  • 《乌合之众》3年后,看第二遍的感觉有所不同了!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Mr.TS 作者:Gustav Le Bon.1841-1931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

  • 2020-06-20

    读这本书其实纯属是个偶然,当时在闲鱼上买《乌合之众》的时候捎带的!如果说乌合之众研究的是大众心理学那么这本《自卑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读书笔记(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nx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