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篇《为什么你会写自嗨型文案?》在微信朋友圈忽然火了,传播极广,阅读量分分钟就上了10万+。
说实话,看完文章过后,感受到文章并非平时看到的文章那样“自嗨”,而是深挖问题的根源,直至读者内心深处,最让人感到震惊的是,作者是个90后。
面对这样的事件,你有什么感想?
一个刚毕业的职场新手居然以一篇文章引爆了朋友圈,间接的KO掉那些工作经验超过10年的职场老手。为什么会这样?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是时间、经验的问题吗?
带着这些的问题,脑子里瞬间联想到父母、老师口中老生常谈的:“任何一样技能,少了多少年的经验别提出师”,又豁然开朗的觉察到行业多数人口中的“你才刚毕业,不像那些有7、8年经验丰富的人”…
听到诸如此类的话,大脑会经常闪现一个疑惑“成为高手就一定要有7、8年的经验吗?”亦或者“10000小时定律就一定是练就大师的标准吗?”
在这之前,我还心存疑虑的否认自己的观点,但在看《刻意练习》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一个重要的观点:“走出舒适区”让我醍醐灌顶,瞬间意识到我之前的猜疑是正确的,成为高手显然并非一定需要10000小时,即使练习10000小时也不太可能成为高手。
因为练习一项技能是需要方法的,一味的傻学、傻练、傻坚持,可能成为成长的累赘!
那究竟如何才能砍掉阻碍成长的累赘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得知道自己具体哪方面有累赘,知道自己的弱点再去层层挖掘问题的根源,并解决它。
目前为止我实践过且非常有效的有一项能力:“自我觉察能力”简单的说就是你能跳出自己看自己,以旁观者的角度问自己Why。虽然这种向自己提问的方式结果会让人纠结甚至痛苦,但多问自己Why很大程度上比直接接受答案来得更有意义!况且这种过程,会带给你一些有价值的思考、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