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谈谈思维方式:
一、从“着急回答问题”到先“理清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例子:车过桥洞}
学校训练给我们的习惯是,看到问题,就尽可能快的想到答案。但是,学校训练绝大多数都是“经过简化的问题”。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可能忽略掉了重要的信息,经过了提问人的扭曲,可能过于流于表面治标不治本。但是产品经理需要知道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并且依据这一条来思考解决方案。
另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封闭式的。我之前的习惯会根据自己的职能划定自己可以解决问题的范围,在思考解决方案的时候也在这个框架内去思考,可谓画地为牢。还是需要小心一点防止掉入封闭式四维的习惯陷阱。
需要一提的是,放弃在职场中反而成了最正常的解决方案之一。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好汉
二、从“以自己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
{例子: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简化版}
过度的第一步是以自己为用户,为自己设计一款产品。
在我自己来讲,第二步是通过学习心理学,慢慢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但首先一类人的想法有规律,其次人与人之间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沟通达到较高程度的相互理解的。
第三步我自己还没有走,应该是通过实地设计产品和用户调研来真正了解一批用户、
三、从"现象” 到 “本质”
{例子:淘宝网到底什么时候减库存}
可选的解决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越接近本质的做法是最好的。
事实上,事情背后的本质往往比较简单。
我相信本质很复杂的事物也是有的,这种时候,可以借助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在半黑箱的状态下操作。
四、其他的一些性格特质
热爱生活好奇心和创新能力,关键是创新行动,把握潮头追逐机会的勇气
处理好理想主义与合理妥协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处理好理工实践与文科洞察的关系
善于沟通,团队精神,用非行政命令的手段带队前进
抗压、自我激励、情绪调节
下面谈谈职业病:
喜欢梳理逻辑,会被小伙伴们以为在做白日梦
喜欢写文档,这时候会进入某种入定状态,不知世上几千年矣
被迫做跟进和推动,这时候别人会以为你是一个监工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三寸不烂舌,吵出一片天
作者出题的目的:
作者出题的目的,是让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可以跳产品经理这个坑:
我只想说,产品经理不是一种理想,而是一种手段。不是一种欲望,而是一种工具。
你想怎么实现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最基本的问题。想知道这一点,要听听自己的欲望,问问自己的理想,再掂量掂量自己的恐惧。
在选定的方向上做产品经理,是一条很主动的路,也比较费精力。
但我觉得,值得一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