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存悲剧

生存悲剧

作者: 思接千载 | 来源:发表于2016-10-08 23:35 被阅读67次

生存悲剧

一张电影票36块钱,一本诗集36块钱。众所周知,一般人都会选择前者,极少人会选择后者。追一部电视剧需要两天,看完一本诗集需要两天。众所周知,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少数人会选择后者。然而,两种选择产生的效果又各自如何呢。。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吐槽电影电视剧,不如在影视拍好之前多读点诗吧。

几千年来,很多诗人用一生写完的诗集,装订成册,不过几十块钱,要全部读完,也用不了几天。读一首诗只需要几分钟,一本诗集随时可以翻开。值得读的又那么多,可以随便选。

看看一些诗集的价格: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40                                                《杨牧诗选(1956-2013)》34.5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我的世纪,我的野兽》36                    《木心诗选》35.4

阿赫玛托娃《安魂曲》36                                                       《北岛作品精选》22.3

《卡瓦菲斯诗集》35颜梅玖诗集                                          《大海一再后退》17.8

米沃什诗集《第二空间》15.9                                               《陶渊明诗集》22.4

纪伯伦诗文集《先知·沙与沫》21                                          《李太白全集》67.6

《雷平阳诗选》23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53.4

洛夫自选集《雨想说的》25                                                    《山谷诗集注》59.8

《海子诗全集》56.9                                                                 《王维诗选》21

《痖弦诗集》35.4                                                                      黄景仁《两当轩集》42.3

来对比一下菜单

可见,一道菜与一本诗集基本可以等价了。哪一样更奢侈呢?物价上涨,好像诗集都没怎么涨。这似乎也改变不了民以食为天的本能,选择吃比选择读更爽,但是别忘了,诗集里面没有地沟油,也不存在长胖的威胁。性价比更高。

一部苹果手机平均可以换200本诗集,几乎可以买到现有的历代诗总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3本,全唐诗25本,全宋诗72本,全宋词5本,金元诗选1本,金元明清词选1本,明诗综3本,明诗选1本,清诗选1本,清诗别裁集2本,十八家诗抄27本,近代诗钞3本……)。一千个人的苹果手机基本可以建一个诗歌库,包括几十万本历代诗总集和古今诗人的别集。如果设成一个地区的诗集阅读馆,获益的远远不止一千个人。

低级趣味的需求容易让人苟且,正是有那么多人对食物、衣物、用器的需求,才致使一大群人离乡背井在流水线上日夜操劳,在仓库搬砖,在酒店饭馆卑躬屈膝。物欲横流导致经济在物质上发酵,人被物质捆绑,整体的物欲膨胀致使物质量化,也使得物质质变。有施必有受,有受必有施,最终相互倾轧。如果大家愿意把钱投入到其它方面,比如诗书画乐舞、艺术之类,至少能解救一拨流水线上累死累活的人吧。况且,满大街的服装店、餐饮店占了城市不少土地,除了节假日,平常去的人也没有多少。一到节假日,各种广告、播音竞价,简直吵翻天。而书店一个一个倒闭,找个安静的去处都没有了。想想清明上河图上的宋代都市,那样的繁华热闹,应该是另一种境界。诗是全人类的,诗的直接来源诗人更不该被饿死。当然,跟物质不一样,不买,诗也会生产。只是,为什么而消费,不仅是买的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是那些生产者的生活质量。

每个人都有内心最虚弱的一部分。有些人可能因为总是被误解被冷落;有些人可能是因为不满足而产生的缺失感;有些人可能是因为蝇营狗苟的焦虑和心累;有些人可能因为虚无而无所寄托、无可信任。这些虚弱都源自于无可逃避的弱点,被他人的看法捆绑;被自私与欲望捆绑;被名与利捆绑;被不切实际的想法捆绑。虽无可逃避,但还是要与之对抗。在对抗之前,先了解一下它的难度系数。

为什么总是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为什么总是害怕被否定被孤立?不少人在被人责难和冷遇之时并不回击,却在过后黯然神伤,也有当面反驳了,过后还在喊冤叫屈的。说到底,都是没有独立意识,没有公正的自我评价,所以要依赖他人的态度来确定自己。然而别人的评价本来就跟自己无关,它取决于一个人的目的或胸襟,为评价一个人而评价一个人,自然更公正,为了别的目的而评价一个人绝不单纯,事实上,很少有人没事去正儿八经地评价一个人,别人是什么样子的接触久了心里有数,不会直接说出来。因此,多数时候评价一个人不仅有目的,还有一种以自己为核心的标准,即别人对自己如何。另外,心胸开阔的人对人评价相对来说高一点,心胸狭隘的人评价会更低。能听到的种种都是偏离实际的,更要命的还有,人跟人之间不了解,也没想过去理解,态度就摆在那里了。人总需要被认可,偏偏现在的环境更容易让人群之间相互竞争,不管是学校还是工作单位,人都被训练的一样了,也难相互赏识。不一样涉及的又是不同的待遇,没法和平共处。人言依旧可谓,但说话做事零思考的人何其多,一个人怕是难以解决、难以逃离的。

为什么总不满足?为什么总觉得自己想要的都没有?不满足的人在他人看来实际是幸福的,因为总能够有求必应,总是很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恰恰是因为得到太容易,习以为常,这类人反而不容易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产生感情,也不容易对向自己给予的人产生感激。外物的诱惑太多,这类人感受不到获得一样东西的阻碍,什么都想要。在拥有很多东西之后,感觉不到自己对它的付出,也感觉不到它区别于同类事物的价值,没法通过物质来自我认证,所以又会觉得自己总是处在缺失的状态。这是源自天生的优越和幸运,过于顺利反而让人迷失,这个时候可以想想去为他人做点事情。

为什么世事如此艰难?为什么总是心好累?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在各种背景、关系、起点不同的条件下,普通人想取得别人眼中的成功的确很难。尤其是选择范围特别小的地区,各种剥削压榨,对人的践踏和摧残更是赤裸裸的。人跟人之间的金钱交易,相互利用,已经不存在单纯的赏识和宽大为怀的成人之美,这种社会风气逐渐把人训练成精致的利己主义,人情翻覆薄如纸,名与利是实实在在的肥肉。人都会急切地去抢自己想要的,努力去达到一个标准,强迫自己去做并不喜欢做的事,甚至做不该做的事,自然会虐到自己。对比20年前,还不是以经济为中心的时候,人还有理想还能实现自我价值。现在撇开名利,有几个人一直是为大众的为未来的,是的确成就了,而不是成功的?生活降低为生存,生存直接捆绑在金钱上,金钱的交易又是最肮脏的,活着只好苟且。国家机器在驱动整个国民去达成2020年的收入目标、2049年的收入目标,那要用多少时间放弃多少梦想才能换来那个数额的金钱,这里还不是终结,它还要推人向前。那个时候一代一代人老了,一个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可是,每个人自己的人生呢?

为什么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为什么总不知道该做什么?除了功利和娱乐至死,信仰已经坍塌,做什么都没意义吧。去做公益事业会被人笑是不是傻,去读书好像也不能带来实际的东西,去工作都是给别人卖命,去开店做生意也没有技术含量……什么都不做又什么都没有。在意的都是结果和别人的看法,是不是在这种人心中,自己自命不凡,天生就是干大事的呢,所以小事都没法做了?理想是需要有,但从废墟上建立起来太难。现在的年轻人从象牙塔中出来,并不是为了到社会担当大任;而是首先自力更生,养活自己。养活自己已是不易,社会已经定型,有宏大的目标也不一定能发挥出来,不死心也只能慢慢等待时机。

以上种种,既是社会问题,也是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同时存在的时候,对抗起来简直无效,结果往往两败俱伤。

读古诗,最喜欢其中的一个场景,夜雪泛舟。诸如:

夜雪泛舟游南溪(唐·韦庄)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

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去去不知归路远,棹声烟里独呕哑。

送无梦道人先归甘露寺(唐·许浑)

飘飘随晚浪,杯影入鸥群。岸冻千船雪,岩阴一寺云。

夜灯江北见,寒磬水西闻。鹤岭烟霞在,归期不羡君。

沿汉东归(唐·张乔)

北去穷秦塞,南归绕汉川。深山逢古迹,远道见新年。

绝壁云衔寺,空江雪洒船。萦回还此景,多坐夜灯前。

送陆畅侍御归扬州(唐·姚合)

故园偏接近,霅水洞庭边。归去知何日,相逢各长年。山川南北路,

风雪别离天。楚色穷冬烧,淮声独夜船。从军丞相府,谈笑酒杯前。

泊凫矶江馆(唐·赵嘏)

风雪晴来岁欲除,孤舟晚下意何如。月当轩色湖平后,雁断云声夜起初。

傍晓管弦何处静,犯寒杨柳绕津疏。三间茅屋东溪上,归去生涯竹与书。

夜闻觱篥(唐·杜甫)

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歘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唐人写出来都有点不开心,但宋人发现这很美:

雪夜渔舟(宋·张继先)

晚风歇。谩自棹扁舟,顺流观雪。山耸瑶峰,林森玉树,高下尽无分别。

性情澄彻。更没个、故人堪说。恍然身世,如居天上,水晶宫阙。

万尘声影绝。透尘空无外,水天相接。浩气冲盈,真宫深厚,永夜不愁寒冽。

愧怜鄙劣。只解道、赴炎趋热。停桡失笑,知心都付,野梅江月。

钓雪舟中霜夜望月(宋·杨万里)

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归来闭户闷不看,忽然飞上千峰端。

却登钓雪聊一望,冰轮正挂松梢上。诗人爱月爱中秋,有人问侬侬掉头。

一年月色只腊里,雪汁揩磨霜水洗。八荒万里一青天,碧潭浮出白玉盘。

更约梅花作渠伴,中秋不是欠此段。

当然,杨万里写的不是雪夜,而是月夜,这种也很美。

于是综合种种,我想象的雪夜泛舟的场景是,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水蒸气似有若无,大雪正在下,落到水里就看不见。远岸被白雪覆盖,有山峦起伏的轮廓。一叶小舟顺水而流,挂一盏灯笼,火苗跳动,在水面倒映成双。站在船头,雪会吹到眼睛里。水很清,很清,清得人的心里不含任何杂质。夜色朦胧,正好与尘埃隔绝。然后时间推移,直到天明,日出。

几百年的诗人都曾在江海上雪夜里守静笃、至虚极,“归老终寻雪夜舟”[饯章漕乐语口号(宋·李曾伯)],如果最终能自己归去,那最好的去处是,在雪夜,“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相关文章

  • 生存悲剧

    生存悲剧 一 一张电影票36块钱,一本诗集36块钱。众所周知,一般人都会选择前者,极少人会选择后者。追一部电视剧需...

  • 生存悲剧

    十年的时间,历史文化遗产几乎被毁坏殆尽。三十年的时间,山川、江河、林木被毁坏殆尽。没有了厚重,没有了美,还能怎样去...

  • 悲剧的诞生 尼采

    其实这本书最重要的关于生存的这个主题,应该说尼采领悟到希腊悲剧的本质是悲剧背后人的生存状态。而当我们了解生存的本质...

  • 论生活与生存

    一生中最悲剧的也许就是将生活变成了生存

  • [读书笔记]悲剧

    一、悲剧 悲剧审美形态的发展与西方悲剧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是在人的生存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

  • 读程 青丨《旱河街的下午》(短篇小说)有感

    一个完全可以独立生存的女人,却选择了一个悲剧的生存方式,真的是好可悲啊!

  • 承认悲剧,才能直面痛苦

    在悲剧面前,我们灵魂里的战士庆祝他的狂欢节;谁习惯于痛苦,谁寻求痛苦,英雄气概的人就以悲剧来褒扬他的生存。 —...

  • 《荒野生存》——原生家庭悲剧

    每个周末都会陪孩子看一部电影,上个星期天搜到了一部电影《荒野生存》,于是陪孩子一起看。虽说是我陪孩子看,倒不如说是...

  • 为什么喜欢狗咬狗这样阴暗悲剧的电影

    喜剧给人放松,但悲剧却给人力量,喜剧是娱乐,而悲剧是生存。 我喜欢人努力的过生活,认真的做事,为一件事情拼命的去做...

  • 罗马角斗场

    罗马角斗场 韦谋 掌声 如此残酷 欢呼声 排山倒海 这是人性的哀嚎 是生命的悲剧 是生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存悲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lp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