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251900/d3c6a954d47db4ef.jpeg)
“给牲口添罢一货草…”
每次给牛喂草,我就会想起我的中学语文老师,他曾满含深情的给我们读过他写的一篇文章,开篇便是这句“给牲口添罢一货草……”至于后面写的啥记不太清了,大概是写忆起了年轻时的恋人。
现在村里养牛的已经很少了,农村机械化了,耕地不用牛,再说养牛又脏又累。我家到现在为止还养牛,养牛不为耕田,养的是肉牛,一头老牛每年养一头小牛,小牛长大就卖了,那可是一项不小的收入。家里的牛一直是公公喂养,我只有偶尔家里没人时给牛添一货草,之所以又想起老师的一句话,大概是觉得给牛喂草除了辛劳还有一点点浪漫吧!
其实养牛是辛苦的,喂牛也就像人的三餐,缺一不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到时候了没人给牛添草它会大声哞叫,提醒你它饿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251900/37bbcd90aeb84f91.jpeg)
现在喂牛的草已经没有以前那样容易弄到了。从前都是自家麦子收割后,在打麦场上碾压,麦子收回家,麦秸就垛在打麦场上,那个麦秸垛垛得很讲究,因为那是牲口一年的口粮,要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可是后来打麦场的场地被收回,补给了那些村里新添的人口,麦子也不用镰刀割、车子拉、石磙碾了,大型收割机直接收获的是干干净净的小麦,麦秸被粉碎抛洒到田里了。。没有了麦秸垛,牛的草料成了问题,而且出来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养牛的就越来越少。像我们家养牛的农人为了收麦秸要跟着收割机,新型的收割机把麦秸粉碎了收不起来,只有以前那老式的收割机收割后还能有较长一点的麦秸,我们开着四轮车等麦子收完了,就去田里拾麦秸,然后把麦秸运到家里,垛到院子里,小小的院子还要放农具,停农用车,总显得拥挤。
![](https://img.haomeiwen.com/i8251900/a19834b1297e62f0.jpg)
喂了一个夏天,一大垛麦秸就少了分之一,还有一冬一春,大半年呢,喂牛的草料是首要问题,总要想办法。
收秋时老公买了台花生摘果机,为了能多收些花生秧,免费给别人摘花生果,只要有人去喊老公他就开着四轮车拉着花生摘果机去给别人干活,那不仅仅是体力活,也非常脏,看着他灰头土脸拉着一车子花生秧回家,在垛麦秸的地方又接着垛起花生秧,院子里又满满当当,这一冬喂牛的草料又不发愁了。
天快黑了,他们爷俩去拉花生秧还没回,我做着饭,偶尔给牛添一货草,听着牛“唰唰”嚼着草料,想起从前赶着牛车去割草的情景……
那时割草的地方很多,春天时,村西连绵的沙土岗上青草满坡,一晌时间能割上一车子草,听着槐树林里燕语莺声,百转千回,看着草地上蝴蝶翻飞,手里拿着铲子,胳膊上挎着篮子,脸上淌着汗水,看着那不算高的土坡,真觉得有种在山野里的感觉,那场景,仿佛是梦境,也许是电影里,可那是我曾经经历的,但是,如今,再也不复存在了!
短短几年时间,先是卖槐树,就连那连绵的沙土岗也被那贪心的村干部卖光,现在只是一片坑坑洼洼的土地,老祖宗留下的财富被这些后代给败光了。
夏末时农活不多,我们也曾开着四轮车去很远的地方割草,那些地方是西瓜收获后长满青草的地方,或者去贾鲁河滩,那些长了一夏的青草浓密又粗壮,用镰刀割草真带劲,一晌割一车子,能喂好几天呢!
出来打工几年,再也没有去割过草,从前的日子不会再来,只有给牛喂草时还会忆起从前,想不起那些苦,却总能记得那些有趣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8251900/91c7dfdbc84eba0d.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