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吃早餐的时候,我问你:苛政猛于虎出自哪里,是谁经历的故事?
其实聊这个问题,也是想通过交流一些历史典故,无形之中提升一些历史素养和语文素养。
我于是讲故事: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走到齐鲁边界,见一个老妇人在坟前哭得异常伤心,于是问老妇人:你如此悲痛,肯定不止一件伤心事?
老妇人告知孔子:前年公公被老虎吃了,去年丈夫也被老虎吃了,今年儿子又被老虎吃了!
孔子问妇人:这里老虎吃人,为什么不迁到安全的地方去呢?
妇人说:这里是边界,齐国不会管,鲁国也不会管,虽然有老虎,但没有苛捐杂税,老百姓活得自由自在呀。
我在讲苛政猛于虎的典故,爸爸却抢着话题讲“捕蛇者说”,而且是撇开我的话题说他的,你听得稀里糊涂,不知道我们讲什么。仿佛我们在争论着什么。
可我没争呀,我还没讲完呀......
事实上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也是抓住蛇毒与苛政之毒的联系,巧用对比,通过捕蛇者与毒蛇之毒来衬托赋税之毒,突出了古代社会的黑暗,跟“苛政猛于虎”有异曲同工之意。
本意在言谈之中,利用碎片时间多跟你交流一些文学素养,你懂一些,我懂一些,大家多聊聊就可以多懂一些了。
可是,先生却来这么一说,而且是抢辞夺理一说,仿佛我在说一件什么错事,他说的才是正确的事,他总是喜欢这么做。
一个家,没有一个正常的交流和沟通模式,我很到深深地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