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在泥潭中,难以动弹。文官集团在儒教教导下、利益指引下淤积出泥潭。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都在这泥潭中或挣扎或随势。
万历皇帝只有象征意义,把控一切的是跪在自己脚下的朝臣;试图改革的大学士张居正在位时推进的有多用力,反对者在其死后反推的就有多用力;首辅申时行深谙世道,但难以调和阳和阴,也难以调和皇帝和文官们的关系;站在人民这边的清官海瑞,对立面是其它官员,尤为讽刺的是,一个践行指导思想的模范,居然和时代格格不入;顺势用力的武将戚继光尽力军事改革有所成就,但还是被从马上拉下;思想家李贽无比苦闷,在这个难以进行思想变革的时代中挣扎至死。
时代的症结,非一两人,一两年可以改变,众人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时间:1刷2018.09
作者介绍:黄仁宇,1918-2000。毕业南开,抗战参军,后赴密歇根大学攻读历史博士。倡导大历史观。
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高供、冯保、郑贵妃、谭纶、耿定向。
摘抄:
1. 中国幅员广大。情形复杂。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
3. 申时行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为“阳”,而把人们不能告人的私欲称为“阴”。
2.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几段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去的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