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阳明心学的课程安排,宗明学长安排大家学习《文化自信,民族复兴》这本书。感谢宗明学长总是在背后为大家默默服务。说真的,在最开始时,我是不喜欢,甚至是反感的。因为感觉调调太高了,有点虚,好像都是不着调的大话。有了这样的知见,因此读的时候是按着性子读。收获也就可想而知了。当我觉着到自己起心动念后,立刻调整自己的心,让自己这颗心庄严起来,然后带着崇信笃敬之心开始,就这样读着读着,心静了,能够按到文字上了,这时候感觉这些文字,每个字都是那样恰如其分,也感觉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为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国家而幸运,为我们老祖宗创造这样灿烂的文化而感佩,为我们能接触到这些文化而心怀感恩,一定要努力学习,让自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实践者,传播者。
很多都是初次接触这本书,所以今天大家的分享没有展开,都是围绕一个“心“字展开的。心是身之主宰,是一切的源泉,所以改变从心开始,心好命就好。那么怎么建设这颗心呢?从念头开始。今天共读结束后,宗明学长发来一个班会链接,进入后有一个学姐分享了自己的起心动念,特别真实,自己也曾像他那样。会议结束时,主持人发起一个倡议——百日百念,也就是记录100天自己的念头,从而提高自己的观照能力,去除小我之念。一听感觉就和自己早起所想挺契合的,心有些动了。学习结束后,一遍做饭,一遍练习捕捉自己的念头,在切菜时,念头跑了,赶紧拽回来,专注在切菜上,感谢天地雨露,为菜的生长提供滋养,感谢种菜的人的辛勤付出,感谢蔬菜……就这样让自己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一切。吃饭,是我最需要修的,因为自己总是狼吞虎咽,把吃饭当成任务。因此吃饭时,努力让自己去感受每一粒米,每一口饭的味道,但是真正做到还有一定距离,比如,吃着吃着就会回到以前状态,开始加快节奏了,赶紧叫停,细细吃,慢慢品,饭烫了,等一等,就这样开始第一次真正的吃饭。这样的感觉真好,今后,我要集中练习的就是吃饭,立志,修心从吃每一顿饭开始。
见缝插针写了上面的内容后,就让老公开车回老家了,一路上说到什么问题的时候,老公总会抱怨,比如:关于小丽家借钱的事,为什么不一块还清啊,为什么不写证据啊等等,我听了这些抱怨心里说,谁知道呢?咱们不知道具体情况,不要想当然地评价。知道自己这样评判是不对的,立刻开始在心里默念四句箴言。现在想想,我应该赞叹老公这么关心亲戚。也就是说,看到老公背后的这颗好心。
到了家里,一进厨房,好干净啊,从来没有过的,脑子在飞快地转,猜想是谁收拾的,延平?义工?带着疑惑推开门问母亲,可是母亲带着情绪说,干净人回来了,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看着母亲的表情,心里的火气立刻升起来了,但还是压下去了,真想说,你就直接说呗,阴阳怪气地干什么?我没有发作,尽可能平静的听母亲唠叨嫂子这几天行程。现在在这一件事时,内心已经平静,再回想母亲说话的一幕,不再有恨了,有的只是对母亲的同情,母亲可能有什么情绪了,没有地方发泄才这样的,我更应该带着爱去倾听,这大概才是最好的。
好久没有见到嫂子,见面就聊学习的情况,特别的投机,从言谈中感受到嫂子的进步。本来想在说话的过程中影响母亲,可是母亲不接这个话题,总是说到其他地方去,可是是火候不到吧,等待时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