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呆萌写作营天天向上队
每日学《论语》(三)

每日学《论语》(三)

作者: 田心远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18:22 被阅读5次

01
学习进度:《雍也篇》完成。
学习方式:听读写结合。
学习状况:听和读每日都能做到,每日写笔记做不到。
反思:留给写笔记的时间太少,效率不高。
怎么办:根据实际情况,三日一更,想好模版更新就好了。

02
出自《论语·雍也篇》的成语:
肥马轻裘、箪食瓢饮、行不由径、文质彬彬、敬而远之、先难后获、中庸之道

03
本篇印象深刻地有两点,一是孔子对“中庸”的看法;二是立人与达人的境界有什么不同?如何达到?

  •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道德,是最高级的了。在当下的人里,已很少见到了。

这是“中庸”这两个字作为一个固定概念第一次出现在《论语》里。“中庸”是孔子从周礼中发展出来的非常核心的概念,也是儒家很重要的行为标准和判断标准。

这里的“中庸”跟现在被滥用的那种保持中立、态度暧昧、骑墙随风倒、见风使舵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个“中”,实质上是一种标准,一种原则。它要求你要恰到好处,正中靶心,在时间上、速度上、程度上和准头上都能够很好地保持均衡:一点不多,一点不少,一点不过,一点不欠。

再来看“庸”,单独来说就是指“平常”。也只有平常日用而不知的东西,你细看的时候才会猛然发现,里面藏着很多没有注意过的磅礴道理,而这种道理其实又是每个人都能够感知和体会的。

那么结合起来,“中庸”就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方法,做对了应该做的正确又平常的事情。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应该就是把握那个“临界点”。

  •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

【译文】子贡问道:如果有人能广泛地给人民恩惠,又能够救助大众,怎么样呢?做到这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吧?孔子说:何止于仁德?这简直就是圣德了,连尧舜尚且都难以做到。一个仁者,自己要站得住,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也要让别人行得通。能够就身边切近的事情做起,这就是仁的方法。

仁和圣,是儒家很重要的一对概念。
仁和圣的区别是什么?孔子说,仁是向内的,求诸自己的学问,是一种志向、素养和能力。当仁义之德有机会在一个好的平台上施展时,那就像江海奔腾,汩汩不绝,遍及天下。这就是“圣”,圣是比仁更高的标准。

圣人既具有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又具有无比崇高的道德修养,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达到“圣”的境界,“圣”历来是帝王将相之学,但普通人能做到的是什么呢?可以修身求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也要让别人行得通;在现有的条件下去积极地实践仁义道德,从眼前脚下实实在在地一点一点做,一步一步前进,最终学成君子。

相关文章

  • 每日学《论语》(三)

    01学习进度:《雍也篇》完成。学习方式:听读写结合。学习状况:听和读每日都能做到,每日写笔记做不到。反思:留给写笔...

  • 每日学论语

    15.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在...

  • 每日学论语

    我的学习心得: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坚持真理。 15.37: 子曰:“...

  • 每日学论语

    我的学习心得: 17.13: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鄙俗的好人,谁都不想得罪,缺乏底线,会使得道德受到更大的...

  • 每日学论语

    我的学习心得: 17.13: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鄙俗的好人,谁都不想得罪,缺乏底线,会使得道德受到更大的...

  • 每日学论语

    我的学习心得: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 每日学论语

    我的学习心得: 17.25: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没受过教育的人,容易没有分寸...

  • 每日学论语

    我的学习心得: 17.22: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饱食终日,无...

  • 每日学论语

    我的学习心得: 18.4: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觉得不合适就果断离开,不要拖泥带水。 18...

  • 每日学论语

    我的学习心得: 18.9: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学《论语》(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qc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