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是开心了才笑
有时候,是笑了才会开心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70682517/status/2947584934/?dt_dapp=1






不考虑黑洞的发光,都是耍流氓。












我们从来不可能活在过去或者未来,我们只有这一个刹那
时间是感知,或者说是意识。因为变化嘛。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其实他俩一直都是那样球着,啥都没干。你去北极,南极,几个月一直是白天,或者一直是黑夜,你的时间感一定会错乱的,怀疑人生
那么空间,物质,就不是因为感知,因为意识吗
都一样的。包括语言文字这些东西,都是指代。那个最本质的本质,怎么抵达。我们也只有感知,思维,在感知,思维里面绕圈圈。除了开悟,获得一些不一样的体验,万事消停。但是开悟了他也还是一样受制于语言文字。“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道可道,非常道。” 只有采取这些否定式描述。根本无法直接说呐。老子释迦都做不到,说不出。大众只能跟随科学嘛,去见识那些新现象,新玩意儿。科学万花筒。穷追色界。卡在测不准这里。
物体,空间是很难定义的。量子的本义也是“一小坨”,“一小坨”的意思。不知道它是什么。很像庄子说的,一坨混沌。这个混沌,启发了汤川秀树。到底什么是“实在”呢?就像老张自己说的,这取决于你日取其半的能力。光子是物质还是波?波粒二象性,就是混沌嘛。物质(粒)也好,空间(波)也好,是一种性质,一种主观认识,而不是一个绝对客观的东西。无法落到“实在”的。所以还是在唯心哲学上转嘛。物体空间不就是色空嘛。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不就是波粒二象性嘛。
我觉得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一切设限都是意识的作茧自缚。现在就看科学家怎么改进观测手段了,他们还是想往更微观的层面走。那么老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支持呢?他是否有实验与实践的框架呢?建对撞机还是想怎么弄?这个基本是没戏,尤其在我们这里。他的这些观点的确是挺好的,但是基本都是已经存在过的东西,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存在过,也就是六祖说的--啥都有了,“具足”。纪晓岚也说过,所有的道理都尼玛已经被前人讲过了,哈哈哈,没啥好说的。
那个绝对的东西是肯定存在的,这句话等于肯定我们的感知。即使我们的感知是不完全的,即使感官具有欺骗性,或者像佛,像唯心哲学家说的那样不可靠,但是我们的感知,作为一种存在,是绝对的。其实这就是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意思。绝对是存在的,所有圣人天才都是因为体证了它,是谓超凡入圣。各自给它取名字而已。道,真如,空,天国,梵,柏拉图理念,康德物自体,叔本华意志,黑格尔总念,各种名字,都是那个东西。绝对存在,或者说终极存在。
意识也是它所化成,或者说幻出。用科学说,我们人,万事万物,不过是一团量子。还有什么呢?一切皆量子。但量子,我们认为也不究竟,只是说现在科学只到这个粒度而已。我们借用量子,来指称终极,但它又不是究竟的终极。所以金刚经总是这样说嘛,佛说xx,即非xx,是名xx。
悟道的人他就是无为嘛,无为就是最大的为,因为不是靠个体的力量去强求什么,而是依它,它才是全能的,成功不必在我,也根本没有我人之分了。它,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斯宾诺莎悟道,根本不需要他自己去做什么,他只要爱做什么该做什么自然而然就行了。爱因斯坦和薛定谔,从斯宾诺莎那里,受用无穷,他俩的成就,难道少得了斯宾诺莎的股份吗?哈哈哈。这就是无为的玩法。
这还是要看你怎么定义空间了。哲学层面,怎样立论都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和科学发现做映射。
无为不是不为。爱我所爱,顺势而为。禅师也一样度人嘛,庄子隔几千年,一样度汤川。哈哈。公案,偈语,诗歌的启发性并不逊于哲学。海德格尔从诗人荷尔德林受用不尽,再反过来影响科学家。都是串得上的。哪怕六祖不识字,他只要说话就行了。哈哈,孔子也是述而不作。后人只是记录他们的言行,就能启发很多人。
科学研究也是一样,兴趣很重要,灵感很重要,做自己爱的事,这样才容易成功。爱我所爱,顺其自然,不违心,就是无为。这也是圣人的行事方式。
修行人可以学习佛,但不能完全依赖佛。必须相信自己就是佛,只是没觉知而已。所以你深信的任何观点都是对的,因为那是你的信仰。法无定法,你觉得这个行,就一定行。任何发自内心的路,都一定通向觉悟。不在乎形式。
幸福是心灵的事,与科技不甚相干。现代人不见得就比古人幸福。你看现在随处可见的抑郁症,心理病。至少古人抑郁症不会像今天这么普遍。996,算法囚笼,根本没多少时间真正在生活。焦虑遍地。下了班也是各种信息轰炸。这个现状,如何依靠科技来改善?如果心灵不能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就不会有真正的安宁。社会无法迁就我个人的意愿,那么我只能学着去接受它,适应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