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陈海贤是因为《得到》,当时《得到》上新了一套自我发展心理学,主讲人陈海贤。那时课程的价格还没有大调,199元的课程专栏基本上能够保证200节+的课程,99块钱的课基本上会有50节+,内容还是蛮实在的。
可能后来做专栏的负责人觉得,这样的栏目耗时久需要精心打磨,经济收益却不高。平均算一下,一节课不到一块钱。于是后来主做短小精悍的课程,10讲以内价格控制在20元内,价格虽不高,但均价也有了极大的翻倍提升。
而且有另一个潜在的好处,小课程的受众可能会更多些,人们对自己的学习欲望和意志力有了清晰认知后,更愿意买这些篇幅不多的节目。
不过,我还是一个喜欢系统性跟着老师学习的性格,在《得到》上将陈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听了一遍。如今,又买了这么一本书,相当于听书内容的结册出版,如果罗胖早提醒的话,自然不会花这冤枉钱了。毕竟可以在听书栏目里也可以看内容。
现在买东西越来越谨慎了,从生活家居、图书音像到汽车修理这些实体商品,也包括购买虚拟物品。前几年不知道买了多少会员,又购了多少课程。
真的是陷入了欲望陷阱,意识不到买和得到之前鸿沟需要虚心和耐心才能建立起阶梯,沉浸在跟随大人脚步的学习海洋里。
将听书当成学习,可能是这个时代功利化的一个缩影。
尤其那些在刷着手机时,还在听书的人。播放内容不会观察你的动作而有所反应,进度条按着设计好的程序往前拱着,而在听书的你伴随着一节课程的结束,也完成了打卡的效果。
而软件也按照它的方式记录你的学习痕迹,从听书篇幅到听书时长,一个个能够让你在年度报告里享受一下学习带来的快感。
而这样的虚伪学习,最怕的带来的是一知半解,不知要解的虚妄,无知从来不是罪过,傲慢才是。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聪明,可以通过这30分钟的学习,从而了解一本书。能够凭借每天坚持跟着专栏学习,也能够和专家学者,或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
想到这些,不由得陷入了自责。决定重新再听一遍《得到》专栏,因为发现在阅读时大脑会不自主的选择性注意和遗忘,而听书时更不用说了。
《了不起的我》在书里分为五个版块,行为、思维、关系、瓶颈和人生地图。
里面提到的创造性思维很有意思,先谈一下和创造性思维对立的任务型思维,制定个任务然后去完成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后日拱一卒。
不过,这样会存在一个问题,畏难情绪。当看着排的任务表满满时,压力大。完成需要精力,而不去完成它又要面对自责感。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让自我认同感降低,而带来的挫折感和自尊下降问题。
因此陈海贤提出了创造性思维这个概念,简单来讲就是往回看思维。说的是当你做一件任务时,从现在往未来看,困难重重。而从未来回看,则是收获满满。享受到了完成任务时的快乐,这样也就有了动力。
这个思维,真绝了哈。 其实就是赋予任务以使命感,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当然现在大家都爱新瓶装旧酒,将前人弄的一些东西加工整理一下,换个新包装成了一家之言。
如果能够达到杨过创“黯然消魂掌”的境界,也无可厚非,成了一代宗师。更多的只不过是改头换面,旧梗重提,用更为吸引人眼球的词语,看起来高大上,甚至激发人焦虑感的就有些过份了。
书里提到的控制两分法,也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的。 自斯多葛派提出这样的思想后,也成了广为流传的鸡汤。控制你所控制的,对于无法控制的看淡一些。
而斯多葛派也有牛人,曾发出如果无视灾难带来的痛苦,灾难是多么的不幸。
另外在关系里让我收益良多,而结合近日在读的《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关系更多的是多方相处之前,试图为对方营造的形象,更深层次是感受。
感受很重要,而这么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啥时爱上了对方。无法量化的东西,可以用我们最为原始的方式去体现,比如一个动作,一句话,细节是魔鬼,而正是这些不经意间的小细节产生了人们的感受。
希望自己能够在细微处注重自己的感受,也察觉别人的感受,然后在宏观处,知道怎么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