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214天。
今天父亲节,祝天下伟大的爸爸们节日快乐,我的爸爸天天开心。今天分享一本契诃夫很有代表性的作《父亲》。
小说讲述的是一位落魄的父亲找儿子借钱,借到钱之后,儿子又把他送回家的故事。看上去这篇小说的故事非常简单,很难让人提起兴趣。
既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场景描写。然而就是凭借这不足五千字的描写,契诃夫刻画出一个厚颜无耻,自甘堕落,又极好面子的最差劲的父亲,颠覆了大多数人眼中的父亲形象。
小说中的父亲穆萨托夫是一个酒鬼赌徒,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有温顺的妻子,还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原本应该承担起家庭责任的穆萨托夫却一点儿也没有想过妻子和儿女,只顾自己饮酒作乐,每当他醉酒归来,带给家人的是无尽的伤害。
他动不动就对妻子破口大骂,折磨妻子,整天不住地骂她,而孩子们更是活在他的阴影之下,当他醉酒睡去之后,孩子们不敢吃饭,只能等着他醒来后才吃东西,而他睡醒的时候往往会给家人闹出更大的乱子。
所以全家人都在忍受他那暴躁的脾气,最后伴随着妻子的离世,儿女长大成人,穆萨托夫毫无悬念地变成了孤家寡人,他的孩子们都离他而去了。
他又找了个老婆,但那个老婆比他年轻时还要凶悍,被他称为“凶婆子”。晚年的穆萨托夫穷困潦倒,但是又恶习不改,总是瞒着凶婆子出去喝酒赌博,最后连房钱都没有办法支付了。
于是在凶婆子的怂恿下,只能厚着脸皮去求助子女们,但是此时此刻,他已经没有本钱再跟孩子们指手画脚了,只能装出一副可怜相,像乞丐一样跟儿子乞讨钱财。
幸运的是,他的儿子包连卡并没有把他拒之门外,相反还很痛快地给了他钱,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穆萨托夫接受了包连卡的种种好处之后,开始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忏悔,整整一路都在不断地诅咒自己,赞扬孩子们。但是马车到了他家门口,当着他女人们的面,穆萨托夫马上换了一副嘴脸。
他在那些女人面前保持着“趾高气扬”的神情和不幸的,被遗弃的父亲的样子,于是对包连卡充满不屑一顾。要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用怜悯的眼光瞧着我,我决不能容忍。
想必穆萨托夫为了保存自己伟岸男人的形象,在自己的女人面前,没少诋毁自己的孩子们。可是当包连卡准备离开,穆萨托夫单独出门送儿子,立刻又恢复了可怜巴巴的乞丐表情,哀求儿子,想要看一看包连卡的妹妹,自己的女儿。
整篇小说中,穆萨托夫多次变脸,他的态度转变堪比另一部代表作《变色龙》。契诃夫诃夫是很擅长描写人物态度转变的,他的小说往往因为人物在不同环境下,转变不同的态度,因而制造出非常精彩的戏剧冲突。而《父亲》这篇小说和《变色龙》的不同之处在于《父亲》的内核并非是批判沙俄的官僚主义。
《父亲》更像是契诃夫的一篇具有私人性质的小说。这要提到契诃夫的童年经历,契诃夫的父亲在塔甘罗格经营过一家杂货铺,后来因为背负着巨额的债务,不得不关闭店铺和契诃夫的母亲逃往了莫斯科。一边上学读书,一边勤工俭学赚钱养家。但远在莫斯科的父母生活十分窘迫,脾气暴躁的父亲最后就沦落为一名乞丐,依靠乞讨度日。
当他听说契诃夫找到一份家教的工作之,就不断地向他索要钱财。在一封寄给契诃夫的信件中,父亲这么说的,安东,试着多教几名学生,多赚些钱,给我们寄来一些,我们是一个大家庭。
要知道当时的契诃夫还只是一名少年,为了能够养活家人,他不得不变卖家中的物品,从坛坛罐罐到衣裤鞋帽,只要能够卖得上价,契诃夫统统卖掉。
即便如此,生活还是捉襟见肘,在同龄人都在享受父爱的时候,契诃夫却要应付父亲的信件。父亲告诉他,当得知契诃夫寄来的钱不够生活的时候,他的母亲总是会放声大哭。
因此,青少年时代的契诃夫生活在孤独,劳累,饥饿与穷困当中。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知道契诃夫面对父亲不断索取时是怎样看待自己的父亲,然而通过阅读他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一条规律,契诃夫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往往都是以一种丑陋,不负责任或者是专横的形象出现。
比如说,在《爸爸》这篇小说里,契诃夫描写了一位油腻笨拙却又自以为是的父亲。在《家长》这一篇中,他又描写了一位酗酒赌博,回到家就把妻子和孩子当成出气筒的神经质父亲。还有今天分享的自甘堕落的穆萨托夫等等。
契诃夫似乎一直对“父亲”这个词带有很深的偏见,进而延展到对父权,对沙俄独断政权的批判。可以说,契诃夫的思想之深邃,言语之犀利,讽刺之辛辣,与他童年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契诃夫在文章中,经常出现对父亲的批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却表现出很强的家庭责任感。这大概也跟他的父亲,乃至祖父有关系。
契诃夫的祖父叶戈尔是一个农奴,因为聪明伶俐,叶戈尔从小就被大人教育要读书认字,正因为阅读过很多书籍,叶戈尔明白了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于是也让自己的子女接受教育,叶戈尔的儿子,也就是契诃夫的父亲巴维尔,从很小的时候就认得很多字,还动不动就跑去教堂学小提琴,还有唱歌。
1841年,叶戈尔筹措金钱为自己和家人们赎身,摆脱了农奴的身份,获得了市民的身份,而巴维尔省吃俭用,举债长达16年,换取了二等商人的身份。从而让全家的社会地位再次提升。
这个巴维尔人从小就教育契诃夫,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所以契诃夫在年轻时穷困潦倒,但是他时刻没有忘记照顾自己的大家庭,甚至是为了这个大家庭,放弃了留学的梦想。
后来他成了一名作家,作品大受欢迎,为他赢来了名声和金钱,他就花钱在莫斯科郊外,买下一座庄园供家人居住。那这座庄园就是有名的梅里霍沃庄园。
契诃夫的父亲巴维尔呆在那里安享晚年,每天照看家务,养护花园,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而这个时候,契和夫似乎终于和父亲和解了。或许在契诃夫众多兄弟姐妹中,父亲对自己有些刻薄,以至于契诃夫把自己当成了小说中的包连卡,父亲变成了穆萨托夫。
但是小说终究是小说,契诃夫的父亲巴维尔,或许曾和穆萨托夫一样地穷困潦倒,但是他却不像穆萨托夫那样地自甘堕落。他即便在贫困的时候,也始终千方百计让子女们接受高等教育。
契诃夫的大哥亚历山大,还有二哥尼古拉,都展示出相当高的文艺造诣,这都是和他们的成长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在父亲的晚年,父子二人的相处是十分融洽的。
1898年,巴维尔在莫斯科去世了,后人在评价这位父亲的时候,总是爱用“脾气暴躁”这样的字眼,但也都承认,巴维尔对子女很负责任。虽然说他有一段时间生意失败,负债累累,给家庭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但是他能够成为商人的初衷,也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学校受人重视。
父亲死后,契诃夫非常地悲痛,他说父亲死了,梅里霍顿的齿轮断了。梅里霍顿隐喻了契诃夫的家庭,由此可见,契诃夫还是很爱自己的父亲的。
总而言之,《父亲》这部作品大概展示出某一段时间契诃夫的某些情绪,但了解这篇小说背后的故事,大家对契诃夫的家族肃然起敬。祖父和父亲两代人的努力,造就了契诃夫这位文坛巨匠。
随着契诃夫在文坛名声大振,他的家庭条件也逐渐改变了,契诃夫似乎更加理解了父亲乃至祖父,为了整个家族的付出。
契诃夫家族的男人们似乎走进一场轮回当中。从祖父、父亲一直到契诃夫的一生,都是为了自己的“大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这大概就是“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