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识字早阅读》是厦门爱和乐天下父母公司的老总邱德辉老师关于幼儿教育的专题演讲。有幸在2015年时看到了邱总的这篇演讲,其中的“读一辈子有用的书”使我深受教益,也是我为这孩子选择阅读书目的总则。一部《论语》这孩子不间断的读了三年。因《论语》认识了给小朋友讲《论语》的大鱼老师,开启了这孩子喜欢历史的兴趣之门。从二年级开始阅读历史,少年儿童的版本读过了。能否读大部头的历史一一比如《资治通鉴》?
想起了我的小时候。那时我的第一本书是《小萝卜头的故事》。马路边上的小人书摊是当时随处可见的风景,一二分钱读一本小人书,就蹲在书摊前,看完走人。五毛钱订一年的《少先队先锋报》,知心姐姐,小灵通是我们的最爱。不记得我是怎么有的大人才看的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苦菜花》《迎春花》《野火春风斗古城》《山乡巨变》《暴风骤雨》《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都是我在小学时就读熟了的书。那时候不时兴读古文,我亦不喜欢读历史书。小学五年级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停课闹革命。满街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是我每天的“功课”,上街买菜时必要浏览一遍的。
那时候的我们,没有少儿读物的阅读过渡。我们的经历,能用在这孩子的阅读上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把《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和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摆在他的案头,成为他的每日必读。
他的必读之后是我的跟读:边听他的电台录音边对照书本,标上他读错的音,漏掉的字。然后把问题呈现给他。每晚临睡前是他的“讲出来”:今天读的什么内容,大意是什么,司马光咋说的,柏杨咋说的。南怀瑾爷爷说了些什么。
这几天下来,他并没有反感或读不下来的状况。这是因为柏杨先生的再创作,非常生动。虽说是读历史,和读小说也差不多。南怀瑾先生的书,本也是讲课的风格,风趣鲜明,孩子读起来更容易上路。
早阅读早受益。读大师的书,跟着大师回到久远的人生中,体味人生的丰富,学习做人的道理,学会心灵的对话,在错踪复杂的人生风云中打造自己的定海神针,是阅读的根本目的。
孩子的时间很宝贵。繁重的课业作业外,阅读的时间很有限。读有厚度的书,为人生奠基,是我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