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

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

作者: 逆旅de行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5-14 10:22 被阅读0次

生活中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形容不要轻信传闻,亲眼看到的才是事实。可在某些时候亲眼看到的就是真正的事实真相吗?

孔子曾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

说的是在春秋时期,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讲学。

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七天七夜粒米未进,为了活下去,孔夫子大白天的躺着睡觉,让学生颜回外出乞讨。

颜回讨米回来后,又生火煮饭。饭快要熟的时,从锅里飘出了阵阵香气,使孔子和其他徒弟们更加饿得慌了。孔子就忍不住抬起头朝锅边看了一眼,这一看不打紧,就见学生颜回敏捷如猿的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塞进嘴里,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这下不高兴了,老子还没呢,你小子倒先偷嘴了,看你平时表现得那么温和孝顺,原来都是装的呀!

不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而是编了个瞎话,便对颜回说:“颜回呀,方才师父梦见了先祖,现在我要祭奠一下,你快摆香案吧。”颜回一听,忙阻拦说:“师父,万万不可!方才学生不慎,一阵风吹来,将灰刮到了锅里,我赶紧把弄脏的部分米饭抓起来,打算扔掉,可又觉的扔了可惜,于是就吃掉了。现在脏米饭虽被我吃了,但免不了还有不干净的。不干净的饭,诚意不足,怎么好意思祭奠先祖呢。

孔子听后,不由心生内疚,长叹一声,对众子弟说:“唉,是老师错了,我是太相信自己眼睛看见的了,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

从这则故事我们可看出:人们看到的即便是事实,那也可能只是事实真相的一部分。而再融入个人的主观臆断,可能就会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

在生活中,自己就是一个很喜欢主观臆断的人。对待人和事喜欢轻易下结论,以偏概全。今后要引以为戒,锻炼拥有清醒的头脑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不随波逐流亦不人云亦云,过好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章

  • 2018-06-22

    曾经忘了,耳听为虚 眼见未必为实!

  • 不要被眼睛所见迷惑了

    文(松子)眼见未必为实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是,我认为眼见也未必为实。请不要只用...

  • 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

    生活中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形容不要轻信传闻,亲眼看到的才是事实。可在某些时候亲眼看到的就是真正的事实...

  • 虚假的链接

    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眼见未必为实,耳听也未必为虚,眼耳鼻舌身意,有时皆为虚妄。 袁世凯做了83天的皇帝...

  • 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

    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穷困潦倒之际,得到别人赠予的一些米。孔子让颜回去做米饭,过了一阵,孔子经过厨房的时候,发现颜回...

  • 孩子:眼见难道真的是事实吗?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见难道真的是事实吗?从以下的故事来看,眼见未必为实。 1 经典宫斗剧《甄嬛传》第71...

  • 告诉孩子:眼见未必为实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见难道真的是事实吗?从以下的故事来看,眼见未必为实。 1 经典宫斗剧《甄嬛传》第71...

  • 眼见未必为真,请不要过早下结论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事实是“眼见为实,却未必是真”。 (一) 看到这样一个短片: 一对母女边走边开心的...

  • 2021每日阅读Day53/100《高情商沟通术》(五)

    眼见未必为实 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不要旁听旁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所以一直以来比较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东西。 随着年...

  • 什么?你看到的世界也许并不存在!

    什么?这个世界不存在?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难道我亲眼所见的世界是假的?别急,我可能要告诉你眼见也未必为实。 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wz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