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卓敬,明初的一位先进人物

卓敬,明初的一位先进人物

作者: e0cf21702e98 | 来源:发表于2017-03-26 21:57 被阅读0次

    明朝,一个伟大时代,它太过于美好,一旦美好,便会让人觉得短暂,它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天空,让后人唏嘘不已。

    不平凡的时代总有不平凡的人,对于明朝人物,有的让人痛心,有的让人憎恶,而有的人确博取了我们全部的同情,建文帝便是这其中之一,他让我们感受到奈何生于帝王家的悲情与苦难。可怜的的惠帝朱允炆,大好前程尽毁于一旦,本来他是太祖最爱的孙儿,万民期待的国主,他体恤民情,励精图治,生来注定非凡,治隆唐宋是他的梦想,致君尧舜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本有望成为一代明君,开创一段盛世,让后世道不尽繁华,书不尽伟绩。可惜造化弄人……。而他的不幸皆由削藩引起或者说是因为妄听佞言(廷臣非佞臣,而言却乎佞言)。

     对于建文忠臣,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守旧,顽固,甚至还有那么一点无能,所谓空谈误国是也,就像张廷玉在《明史》中给出的那句评价,“建文诸臣,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这句话说的很实在,对于这群赤胆忠心之人,张廷玉对他们却是一点薄面都不给,甚至在言语之中带点儿愤怒和讥讽,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壮烈殉国确为人所敬佩,尤其是对于道德洁癖者来说,其关注度可以超过引起他们殉国的事件本身。可是,一码归一码,风骨气节是一方面,而治国理政又是另一方面,可不能由着性子来,不能把什么问题都看做道德问题,这样做就很危险了,而有些人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比如我们的神童方孝孺先生要仿效古法,恢复井田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制度,它是生产力低下的代表,在几千年前商鞅变法时就被废除了,如果我大明真的要是恢复这种制度,那岂不是历史的倒退,那明朝中后期光辉灿烂的文化思想和各种科技发明还会再现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他这么一个奇葩的想法,就连他的好友王叔英都看不下去了,跳出来说,“但事有行于古,亦可行于今者,夏时周冕之类是也。”有些事情啊既可以行于先古,也可行事于当代,比如夏历和周冕。“有行于古,不可行于今者,井田封建之类是也。”有些事却只能行使于先古而不能行使于当代。“可行者行,则人之从之也易,而民乐其利。难行而行,则从之也难,而民受其患。”后来井田制虽不了了之,但是方孝孺却扔用《周官》规划设立制度,对于这些明史用了四个字“无济实事”,反倒成为燕王靖难起兵的借口。“论者服叔英之识,而惜孝孺不能用其言也。”对于王叔英这一番劝说说的很实在中肯,两人高下立判,一个老成谋国,一个迂腐不堪。我在想宋濂老先生就怎么会教出这样的书呆子,感觉会这样想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读书读傻了的老学究,每天都在幻想周公辅政,一准乎礼什么的,完全不会考虑什么叫做与时俱进,协同创新,这样的高级玩意儿他视若不见,甚至还带点鄙视;另一种就是从先秦穿越过来的人会这样干,很显然,他属于前者。(当然,方孝孺是让全天下人都会敬佩的一代名儒,就算是在当代能通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浩然正气 。不过,前面也说了,气节归气节,干事归干事,二者区别很大)

       难道咱们建文帝的股肱之臣真的都是这样不靠谱吗?其实仔细翻一翻你会发现,原来并不都是如齐泰,黄子澄之流。下面我们就要介绍一位和他们不太一样的人。

    卓敬,“自幼颖悟过人,读书十行俱下”,短短的一句话就说明他将来会是一位不平凡的人物,他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且还开了外挂。

           与齐泰,黄子澄之流不同的是他不是个读死书认死理的书呆子,他敢言直谏,威武不屈,刀俎斧镬架于前也毫不退缩。更为难得的是他的政治才能和远见卓识,当时廷臣都把燕王当做是插标卖首的普通藩王,只待大兵压境,束手就擒,或是一纸诏书,人头落地,在这些廷臣眼里削藩就像是按照事先写好了剧本,按部就班的编排导演即可,燕的下场自然和周、代、湘、齐、岷等藩王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卓敬却不同,在建文即位之初他便凭借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察觉到燕王的蠢蠢欲动,“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没错,燕地是久战之地,燕军是久战之军,燕人也是其久治之民,他对燕王的举动有着精准的判断。由此,卓敬进一步提出降服燕王的举措,“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   ,王还是王,我不削你,徙封南昌没理由拒绝,如果不愿意听调遣,手握重兵留在燕地,就是要图谋不轨,要知道南昌可是比北京要富庶的多啊,这句话很短,但却切中要害,朱棣也时常为这句话后怕呀,正如姚广孝所言「敬言诚见用,上宁有今日」。后来卓敬因此被害。卓敬深谙贾谊之道,他的一番话和“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如出一辙。但建文帝似乎并没有被说动,建文帝的心中只有大力削藩,他早已被齐黄的削藩之说蒙蔽,他的藩王叔叔们一日不除,他便一日不得安稳。卓敬没有轻言放弃,继续劝说道:“夫将萌而未动者,几也;量时而可为者,势也。势非至刚莫能断,几非至明莫能察。”将要大动作而却没有动的是在等待时机啊,卓敬已袒露心声,而建文帝对他的言论仍无动于衷,史载“事竟寝”。好吧,无论如何,我已做好最坏打算,无论怎么样,我都会和陛下一起走下去。人臣委贽,有死无二,便是他一生的写照。让我们回到他人生的起点,「敬立朝慷慨,美丰姿,善谈论,凡天官、舆地、律历、兵刑诸家,无不博究。」他具备治世能臣应当具备的所有条件,可惜,就在金川门破的那一天,他将走上人生的终点。就连燕王对这样一位人才也是反反复复不忍杀害。在其遇害后,燕王对卓敬做出了一番惊人的评价,「国家养士三十年,惟得一卓敬」。

           明朝初年是一个人才涌动,豪杰辈出的年代,既有力挽狂澜的盖世英雄,也有狂放不羁的书生意气,更有通晓古今,博览群书的奇人异士。而卓敬正是这些人物的其中一个,让人感动的不仅是他的满腹才华却无用处,更是因为他威武不屈的铮铮铁骨。他的事迹“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对我们这些后人也是一种警醒和激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卓敬,明初的一位先进人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xl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