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书中活过一次——《四朝代》

在书中活过一次——《四朝代》

作者: 二爷 | 来源:发表于2020-10-04 21:17 被阅读0次

            自大二时看过《红楼梦》,便念念不忘,开始搜集各个国家类似的小说。中国有《红楼梦》,日本有《源氏物语》,泰国有什么呢?有《四朝代》,这三本书大致都是围绕一个主人公写的,《红楼》里有玩世不恭的贾宝玉,《源氏》中有撩妹无数的光源氏,《四朝代》里有良善美丽的帕怡。要说哪一个人离我更近,大学时,也许是不问仕途经济,每日只吟诗作对的二爷,现在可能就是天真烂漫,算计柴米油盐的坤帕怡了。光源氏的生活太过高贵与淫乱,不适合我这种小门小户。

            这本书是一本旧书,1992年出版,自那以后就没有再版过。在旧书网上才能买得到,纸张泛黄,有过去油印的痕迹,翻开书也是一股油墨夹杂着霉味,这些都是旧书的味道。装订也是过去那种老式的线装,边角上灰白的折痕和毛边,无一不在告诉我,这本书比我还老。别人寄给我的方式也很特别,是以邮政挂号信的形式寄来的。收到时,它被棕色油纸包裹着,捆扎的线是灰绿色的尼龙绳,仿佛是上个世纪的什么人寄来的,给我一种时空交叠的错觉。

            此书的作者是蒙拉查翁•克立•巴莫,据说他在西方留过学,当过一年泰国国王。这本书一开始是报刊上的连载小说,就像它的名字那样,书中记录了泰国四个朝代的历史,但它又不像历史书那样晦涩难懂。主要是以女主人翁帕怡的视角,来记录整个国家的兴衰。个人与国家命运是分不开的,表面上是写帕怡孩提时代到生病死亡的人生历程,实则也包含了四个朝代的政治、社会变迁。如果想了解泰国的风土人情,看这本书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这个人看书比较肤浅,没有那么多家国情怀,目光短浅得很,只看到了帕怡与我生命里相接的部分。我跟着书中的文字,走过了帕怡的一生,重新活过一次。

    一、 大皇宫=菜市场?

            帕怡生长在一个贵族家庭,这并不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族,因此她很小的时候,就被母亲送到大皇宫里服侍长公主。在小说的前半段有大量描写皇宫的文字,皇宫大门是没有守卫把守的,小贩可以挑着担子进去卖东西给宫人,更有甚者还要吆喝几句。最近“地摊经济”很火,再火有关部门也会给一个指定区域,不能想摆哪儿就摆哪儿。看来泰国的“地摊经济”还是比我们国家先进,那时地摊都摆进了大皇宫。宫人们呢!有时呼朋唤友,有时高声喧哗,有时闲谈调笑,让我觉得这不是皇宫,竟是一个热闹的菜市场。

              在古装剧里,我们国家哪一个朝代,哪一个皇宫,有泰国这么接地气呢!别说在故宫里面,就是在外面也有一条宽阔的护城河,把人间烟火与贵族生活隔离开来。每日开关宫门,侍卫把守,出入都得有腰牌,哪是我等俗人想进就能进的。故宫里,宫女太监见了主子,哪位不是敛声屏气的。故宫的气派,故宫的威严这可能就占了一份。我就奇了怪了,大皇宫咋就如此亲民?帕怡的母亲曾是宫人,服侍过长公主,于是长公主就帮忙抚养帕怡,这在中国古代很难见到。泰国皇室不光可以当育幼院,还可以当养老院,宫人们老了可以在大皇宫里养老。也许是因为皇室如此亲民,所以泰国人民才如此爱戴他们的国王吧!我开始有些理解,为什么见国王都得跪地匍匐了?这并不是一种陋习,而是人民发自肺腑的尊敬。

    二 恋爱结婚=轰轰烈烈?

            这本书说简单点就是在讲一个女人的一生。不管以后结不结婚,婚恋这个年龄段对每个人来说,都将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日子。我正处在这样一个年龄段,每个阶段会有每个阶段的迷惑,有很多问题时时刻刻在想,但又不好去问人。帕怡的恋爱与结婚,给了我一个更加具体的答案。她的初恋内昂哥是闺蜜巧娥的哥哥,两人青梅竹马,经常借巧娥的名义,在皇城里约会。内昂哥要去打仗,她还主动缝了一床棉被给他。少女时代的恋情总是充满羞涩的,巧娥老是拿帕怡开玩笑,每到这时,她总是羞得脸通红。既想知道内昂的情况,又不想让巧娥发现两人的关系。每当看到这里,我就忍不住发笑。这种言情与现代言情相去甚远,颇有一种父母爱情的感觉。可能每一个东方国家表达爱的方式都是这样含蓄吧!也正是因为这份含蓄,使得这些隐秘的恋情更增一丝朦胧美。

            帕怡与巧娥讨论婚姻时,平时爱调皮捣蛋的巧娥认为婚姻要听父母的,因为父母经历过的人和事比年轻人多,看人也比年轻人准一些。父母是为了孩子好,总不会选错的。这句话似乎与当下年轻人的观点有很大不同,里面的话具体是什么,我已忘了,但很有说服力。让我这样一个稍微有点逆反心理的人,也不由得有些赞同。当时看到文中巧娥的话,我就有些疑惑。转念一样,我们歌颂追求不一样的人,我们谴责一成不变,中庸固执的人,也许本身就有问题。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他愿意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我们不该带着偏见去看人。中规中矩的生活也应该被歌颂,至少不该被贬低。不应该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应该遵循内心,不为外界所动。

            巧娥的话起了作用,帕怡和所有女子一般,在规定的年龄完成了婚姻大事,只是新郎不是内昂,而是坤伯雷,一位暗恋帕怡许久的皇宫侍卫。帕怡说不上喜欢坤伯雷,可能在她眼里伯雷只是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婚后,坤伯雷对帕怡很好,平平淡淡的好,经济大权让给她,照顾她的感受,使得帕怡渐渐接纳了他的丈夫。她也像很多贵族小姐那样,生儿育女,学着当贵族家庭的大家长。泰国由于西方文化的涌入,社会变化更快,波及范围更广。她会在大环境里保持自己的不变,努力维持她苦心经营的家庭。尽管有时她显得无所适从,手足无措,但她还是默默承受国家的变化,并不怨天尤人。她的婚姻是波澜不惊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不急不慢。可能她在婚姻中面对的,就是我以后要面对的,只不过我在书中提前经历了。普通人的婚姻和恋爱很多时候,都是平平淡淡的,那些偶尔的起伏是生活的调味剂。

    三 残酷战争=枪林弹雨?

            抗日剧里,经常是士兵拿枪在战壕里对战,飞机轰鸣,满地炮弹。也许这样的剧情看多了,导致我对战争的印象就是枪林弹雨。四朝代里的第四个朝代,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里的泰国,不过没有讲前线的战斗,这样激烈的战斗场景通常是一笔带过的,作者更多的是写战争后方的情况。看完这一部分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战争是这样的。

            文中讲到战争时期物价飞涨,导致一些人饿死,一些人靠卖旧东西度日。曾经在皇宫里服侍长公主的巧娥,也未能幸免,每日只靠做些小玩意儿挣钱,日子越来越苦。炮弹炸毁了铁路,交通阻隔,药品短缺。后方的百姓能看病,但买不到药,或是买不起药,只能等死。年老的帕怡得了心脏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死的。随着前方战争的进程,后方对于战争的谈论更加激烈,时事报纸满天飞,大街上人人都在关心战事发展。前方是流血牺牲的战士,后方是莫名死去的百姓,战争中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

            由于文化差异,看这本书时,你会不自觉的拿中泰两国进行对比,同样是两个遭受到侵略的国家,中国的民族愤怒感却比泰国更强烈。在九年义务教育和抗日剧的熏陶下,中国人对日的愤怒感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泰国却不一样,他们会同情侵略者,当第一批侵略者被关押,游街示众时,他们会给这些侵略者丢香烟 丢食物。看到这里我大惑不解,不应该是丢菜叶和臭鸡蛋吗?好歹人家还炸了你们的土地,让你们抛弃自己国家的语言,改学他国语。也许泰国人就是这样的脾气好吧!

    四  美好的东西=一直不变?

            帕怡的儿童和少女时代,都在金壁辉煌的皇宫中度过,透过她的眼睛,我看到了历史上繁华的泰国“故宫”,看到了大皇宫里宫人们服侍主子悠闲自在的生活,也看到了皇室出游时举国欢庆的盛况。皇宫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帕怡风华正茂的身影。

            帕怡的家被炸毁,她决定要回到她的老家浜銮河,又特意回皇宫找巧娥住了几天。她是从皇宫出来的,现在回家也要从皇宫回。经过四个朝代的洗礼,皇宫早已不复当初的模样。第一个朝代时,泰国国王还住在里面,到第四个朝代,里面已没有国王了。有的只是常年紧闭宫门的几个宫殿,阴暗的时常散发出霉味。可这也是帕怡曾经的皇宫呀!那时她还是一个浪漫的小孩,如今却已成了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妇人。她到处看看,惋惜之情袭上心头。

            皇宫对于帕怡来说就是一个家的港湾,这里有太多熟悉的旧人,爱她的长公主,骂她的姑妈,同她一起长大的巧娥。她的各种手艺技能都是在这里学会的。那尖尖的金色屋顶是一个信仰的存在,她曾经相信她的国王会永远存在于这个国家,然而,她已经经历了四个国王的死了。大皇宫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只要皇宫还如当年一般,那么事情就不会太糟。可现在这些曾经热闹的宫殿,却让怕怡满目苍凉。看到荒芜的皇宫,帕怡终于意识到属于她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虽然曹雪芹和克立·巴莫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但他们真的很擅长把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你面前。克立·巴莫描写曾经的大皇宫和四朝代后的大皇宫,与曹雪芹描写大观园,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每个人都会为自己曾经的世外桃源而叹息。这可能是你的童年,你童年的一间老屋 ,或是曾经承载了你很多快乐的地方。时间把它们都变成了荒草一堆,而你只能往前。

          要说在这本书里看到什么?我觉得这本书包罗万象,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你可以从泰国风俗的角度去看,也可以从泰国历史的角度去看,还可以从泰国人对国王的信仰角度去看,更可以从一个女性的一生去看,这本书带给人的思考实在是太多了,完全写不完。

            看完这本书,我会有一种跟着帕怡活过一次的感觉,活过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活过羞涩心动的豆蔻年华,活过老迈无力的耄耋之年。原来人的一生是这样的,少年时无忧无虑,无所顾忌,青年时青春浪漫,迷茫未来,中年时为子女担惊受怕维系家庭,老年时默默承受安享晚年。虽然我与帕怡不是同一个时代,也不是同一个国家,但我相信,不管每个人的境遇如何,都是大同小异。不同阶段的人所面临的困难和烦恼,在本质上都差不多,可能我们看见别人嘻嘻哈哈。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也在烦恼着我的烦恼。人生就是一个轮回,只是人不同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书中活过一次——《四朝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xo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