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类型:爱奇艺视频。
节目:晓松奇谈-20170113期-匠心依旧。
怎么接触:朋友圈有人转载,而且自己也一直在想匠心。
这是一档单人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高晓松通过采访日本的几位料理、刀剑等匠人的采访,讲述他们的情怀和修为。我对其中介绍的三位匠人感受很深,以此记录。
人物一:早已女哲哉-天妇罗
这位哲哉先生已经70多岁,15岁开始做天妇罗。天妇罗是把虾、鱼或者蔬菜挂糊,放油锅炸而成。在中国吃油炸的地域很多,但是有谁想过把“炸”做到极致?他坦言说他除了天妇罗之外,最喜欢的三件事:抽烟、年轻漂亮的姑娘、弹子机。在日本一个电视节目安排一位姑娘去他店里学习,需要两周之后炸天妇罗给他吃。在姑娘炸了几下之后,他发怒了。发怒的原因是指姑娘没有用心处理鱼,没有用心去炸。从一条鱼抵抗天灾排除万难得以成长,渔民几十年手艺的捕捞,之后通过批发商和运输商的配合最快速的运输到店里,然后这条鱼就毁在你的手里。听到这里的时候,很有感触。对于我来说,从一颗蔬菜怎么长成到餐桌,一块肉怎么到碗里,我从来没有好好想过这中间的流程。没有怀着感恩的心,总认为理所当然,吃饭少了诚意,内心也少了很多感动。成为匠人,一定要惜物、敬畏、专一。
人物二:幸村大师-料理
中华料理和日本料理的区别是什么?大师说,中华料理是火,日本料理是水。日餐清淡,对水极其讲究,重视食材的新鲜。中餐是在做加法,日餐是在做减法。这种做法不仅仅是在料理方面的区别,建筑、信仰(道和儒)都是。日本人特别重视干净,收纳,现在我们国人也是掀起一片断舍离的热潮。其实越来越觉得中国古典文化是非常深厚,日本很多文化也引自中国,但是日本有传承下去,专注、严谨,把文化化为自己的内在。改变,不是换菜单,是修养内在。幸村大师说的话,我还是更愿意每天做同样的事情,同时不断接受反馈不断改进,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和经历也会有变化,这些都会给料理带来影响。这样的情怀,让我汗颜。
人物三:不愿露名的匠人
为什么他馆的凳子会较其他凳子高?因为他站着做食物,凳子高一点可以更好的和顾客交流,讲述料理怎么做。他做了8年,说时间短感到很羞愧这句话也是令我特别震撼。我们古籍里面讲述了很多大道理,可互联网冲击,金钱的诱惑,都急着去投资去融资,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我们还有追求吗?
千千万万的匠人,组成了柔软却牢固的网。我们的传统手艺在慢慢遗失,没有继承人,感觉特别心酸。我们老家也是如此,以前的木匠、竹篾匠,现在都没有了,手艺也在失传了。大家都在谈论金钱,享受快速生活,匠人静不下心来做,使用者静不下心来等,大家静不下心来享受慢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