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小王子》英文版看完已经有了快一年了,这一年里我其实是断断续续的阅读英语原著的,比如《了不起的盖兹比》到现在还剩下一半没有读完,期间阅读经济学人的文章,虽然还是要查单词,但是已经不用边读边查了,因为阅读量上去了,其实词汇量也就上去了。我开始有勇气读英语原著是因为受到了梁文道的启发。他讲到他第一次读英文原著是也是没看懂,但是读下来了。所以我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应该还行的,所以就去自己尝试阅读《小王子》。读完后发现没这么难啊,当然是因为现在帮助人们进行英语阅读的工具越来越多了。
1、能用百度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在一开始阅读的时候觉得单词是最大的一个困难,结果事实上是最简单,因为这不是考试,可以去查百度翻译。一个单词输进去所有的信息都有了,什么比较级,最高级,过去式,过去分词,短语搭配,甚至我还看到例句中有些就是出自《小王子》。说明一开始还是被学生时代的思维方式左右,现在终于知道能用百度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但是现在的我要渐渐克服对翻译软件的依赖性,主要是坚持不在阅读中查阅单词,这样的难度确实提高了很多,但是这是一种刻意练习。不这样做,提高的速度就很慢。
2、遇到的多了,也就熟悉了
其实一开始对于语法的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视,因为在高中阶段我的英语主要是单词不行,语法还是很擅长的。这其实优势学生思维了,考试英语的局限性就导致了,我只要熟练那几个固定的语法就能做对题目,但是现实中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他的语法其实千变万化,比如《小王子》英文版的译者(原本是法国作家写的)特别喜欢用...of...这样的短语,比如peaks of rock, air of truth。一开始我特别不习惯,因为在中学学英语的时候基本不用去理解这样的用法。但是渐渐的因为经常出现这样的用法,所以慢慢地适应了。也许每个作者都有自己习惯的文字表达方式,遇到的多了,也就熟悉了。现在阅读英语一年之后发现,语法更本可以不用在意,喝多时候我没有办法分析清楚里面的语法结构,但是这不影响我的对齐内容的理解。
3、最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最没有预料的问题其实是修辞和对于文章的表达的深层含义的理解,还是那个学生思维。因为学生时代没有机会完整阅读整本英文书。所以所有学到的阅读技巧都是针对单独一片文章的,但是阅读书籍的时候其实是要关注前后文之间的联系的。比如在chapter 23写道:if I had fifty-three minutes to spend as I like ,I should walk at my leisure toward a spring of fresh water.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很简单,但是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反复阅读上下文才知道,原来这是小王子在讽刺那个卖解渴药片的商人。所以在之后的阅读当中,一旦遇到没有办法理解的句子是,并不是马上去看翻译,而是先上下文多读几遍。这样再去看翻译时就更加有进步了。、
其实在真正阅读完后,发觉也就是这个样子么,比学高数容易多了。所以每个人的潜力都是巨大的, 我们真的比我们想象中的强。英语如此,写作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