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六) - 情绪和动机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六) - 情绪和动机

作者: 如炬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13:21 被阅读0次

    本文复盘《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关于“情绪和动机”的4项研究。

    研究1 性反应

    学术界一般认为,性行为的研究更多地应该划入生物学或生理学的范畴。不过,就人类而言,性毫无疑问是一种心理事件。很多性方面的问题,通常都涉及心理方面的原因。不过,要清楚心理因素对性反应的影响,首先需要了解性反应在生理层面上的表现。

    本研究是马斯特斯和约翰逊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有关人类性反应的研究,该研究让人类对性行为的生理层面运作方式有了清晰而完整的认识。

    在研究了大约1万个性行为案例之后,马斯特斯和约翰逊发现,人类的性反应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兴奋期、持续期、高潮期、消退期,这种分类对男性和女性均适应。虽然各阶段的划分是人为的,但是这种做法使得对性反应的讨论更加容易和清晰。

    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的研究解开了人类性行为的神秘面纱,也纠正了在性解剖学知识方面存在的普遍误解。这为性问题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点评:性是隐私的,是不宜公开讨论的隐秘话题,以其作为研究对象的难度可想而知。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的研究具有开创性,为很多人解决“性”福问题奠定了基础。

    研究2 我能读懂你的面部表情

    怒形于色、满面春风等成语经常用于形容人们的情绪状态。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察言观色”,通过对方特定的面部表情识别出其情绪、情感。

    但是,由于不同文化在动作手势、礼仪规范、宗教信仰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面部表情在不同种族之间是否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保罗·埃克曼是面部表情研究领域方面的先驱,他通过研究新几内亚没有接触过任何外部文明的人们的表现,证明面部表情确实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不同文化之间,喜怒哀乐的表情是类似的,可识别的。

    具体的方法是,研究人员讲述一段关于某种情绪的情景或故事情节,分别反映了愉快、悲哀、愤怒、惊奇、厌恶、恐惧等情绪,然后让被试从几张照片中选出该故事情节中描述的情绪。结果表明,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任何外部文明的新几内亚土著居民,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能正确地识别出照片的情绪。

    上述研究结果也许并没有太出乎我们的意料。让人感兴趣的是,面部表情的跨文化一致性可能意味着情绪对应的面部表情是天生的。

    达尔文在著作《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中认为,面部表情是一种适应机制,有助于动物适应它们的环境进而提高其生存能力。某些特定的信息能通过面部表情在动物之间进行交流,增加了物种的生存概率。比如,恐惧的表情可能是一种无声的警告,预示着危险。虽然面部表情对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已经不那么重要,但这些表情具有普遍性表明,我们是从处于进化过程中的祖先那里继承了这些表情。

    另外一个研究证明了人类面部表情曾经具有的生存价值。研究者推测,如果某些诸如愤怒的表情能够对即将来临的危险起到警示作用,那么它们相对于其他不具威胁性的面部表情(如愉快)应该更容易被人们所识别。研究结果显示,人们从一些愤怒的表情中找到愉快的表情的时间,要显著长于从一些愉快的表情中找到愤怒的表情的时间。也许,人类天生就对这类能够提供生存信息的表情比较敏感,因为这种表情所传递的信息与生存息息相关。

    点评:知道了不同文化之间表情的一致性,我们在跨文化交流时就吃了颗定心丸,不用担心因为culture不同,动不动就被shock到。另外,从进化的角度解释面部表情的跨文化一致性很有参考意义,诸多人类本能都是因为能够提高存活率被继承下来了。

    研究3 观察你的情绪了吗?

    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过核磁共振,说不定还接受过扫描。除了跟X光、CT扫描等一起用于医疗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心理学也有很大的用处,可以用于探测涉及人类思维、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大脑结构。

    菲利普·罗斯就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了一项测谎的研究。

    运作原理是这样的:MRI可以监测到大脑中某一个部分血流中的含氧量和葡萄糖消耗量的变化。这样,就可以观察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大脑中哪一部分被激活了。

    结果表明,MRI甚至是比测谎仪更有效的测谎工具。当被试说真话时,大脑中的一部分“点亮”;而当被试撒谎时,大脑中的两个部分被“点亮”:一部分制造谎言,另一部分则是抑制被谎言所掩盖的真话。有点神奇,对不对?

    这项研究拓宽了我们对人类大脑特异性的认识,它为具体的任务备有具体的区域,它们被分派了从面孔识别到说话,计划和问题解决等具体工作。MRI技术还可以用于开展脑损伤方面的研究。

    点评:人在做,MRI在看。

    研究4 认知失调

    生活中,你是否因为言不由衷而感到面红耳赤?因为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感到闷闷不乐?

    如果是,也许你正处在一种“认知失调”的状态中。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当你经历这些不舒服的状态后,你对原来反感的事情的态度可能会反转。

    费斯庭格认为,当人们同时经历两种或多种彼此间不协调的心理过程时,就会发生认知失调,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紧张感。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从事某种与态度不符的行为(比如说撒谎)时:

    - 如果他们有这样做的充分理由,将体验到较少的认知失调,改变原来观点的动机并不强烈

    - 如果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不充分,将会体验到比较严重的认知失调,为了减少认知失调的不适感,他们会对原有观点做出较大的调整

    各种研究表明,当你的行为和你的态度发生矛盾时,你的态度将有所改变,以便与行为保持一致。

    那么,认知失调理论背后的运作机制是怎样的?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经过长期的进化,能消除不适感的人更好地存活了下来,最后写到基因里。因此,消除不适感是人一种本能的倾向。

    如果把认知失调理论想象成一个系统,消除认知失调的倾向会产生一种调节回路,使得态度和行为最后保持一致。要么改变态度,要么改变行为。当行为出于某些原因无法改变时,态度只能向行为靠拢。

    系统的运作方式如下:

    与态度不符的行为 - 理由充足 - 轻微认知失调 - 态度改变较少

    与态度不符的行为 - 理由不充足 - 严重认知失调 - 态度改变较大

    点评:认知失调理论可以用于解释很多看起来非理性的现象。之前写了一篇“初识认知失调” 可以温习一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六) - 情绪和动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yp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