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静与定,人生修炼的两种功夫

静与定,人生修炼的两种功夫

作者: 明悟之旅 | 来源:发表于2023-07-01 09:14 被阅读0次

定张智静生慧。

慧登老师说:静和定是一个人特别重要的素质,一个静不下来、定不下来的人,做事总是浮于表面,只能做一些浮皮潦草的小事,所以,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丹道中的定静有三种情况,六种境界。没有高低,不分前后。定与静,本质息息相关,却又不是肯定会有联系。

1、静:心态异常的平静,心清如镜的境界。

2、定:身体有如被施了定身法,动弹不得,不动如山的境界。

3、静:身体已经感觉不到,只剩下思维,感觉异常敏锐干净,身死神活的境界。

4、定:思维身体似乎合二为一,看见任何东西都会联想到其他相关事物。小事想大,大事想到恐惧,看见皮肤上的毛孔,似乎都能感觉到它们的动态,思维空前活跃,聚精会神的境界。

5、静:周围寂静无声,就算明明听见,也会感觉声音离你很远,似乎思维被困在异度空间,这个状态最易忘而思安,涅盘寂静的境界。

6、定:丹田沉重,气灌全身,直冲天庭。观聚性光时,每出现一点就凝集一点,不分散不消失,有如晶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定性立命的境界。

大定大静:大定恍然无我,若有若无,念头思维不受控制看、或感受着什么,定格一处,无论是漆黑、还是眼前出现的任何东西、幻觉、性光、景物,似乎都蒙了一层薄纱,人好象在发呆,但自我的感觉还在,只是身定如山,不能自己,山不是山的境界

大静:恍然无我,若有若无,念头不受控制,静静看着眼前,或静静看着眼前变化,或感受。

任何事物,无论看到什么或没看到什么,就连眼前一片漆黑如墨,就连明明眼前一片空无,都给你一种模糊的,黑白的,但黑白之后却有色彩的奇特感觉,让你极力想要揭开眼前这层棉纱,就好象人在走神,意如流水,水不是水的境界。

忘我:破开一切屏一切障,身我两忘,只知有我,却有找不到我在那里,我似有似无,时间流逝如水,不可知,不可觉,转眼间就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无念有我的境界。

思安: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我,没有光,没有暗,没有声音,没有空气,没有呼吸,一切皆无,当恍然醒来,似乎做了一场没有任何记忆的梦,又像睡了一觉,‘我’莫名其妙的就醒了。

醒来之后,你发现时间已经流逝了许久,可能几分钟,也可能几小时!

而你明明平时坐两个小时腿脚就开始发疼发麻,现在一恍然三五个小时过去了,下盘后,起脚就能走路,似乎从未做过什么,从未打过坐。

身心状态,变的精神焕发,这时或心平如镜,或激动莫名,或性欲高涨,或快乐满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没有定数,无念无我的境界。

出神:这方描述,看的人信就信了,不信当看故事就好。

修炼到思安,其实已经单纯打坐效果的及至了,我现在,思安的状态平常打十次坐,也不过能进入一两次。

而这样,其实便已经算是性功小成。这个时候如果兼修修道功,很容易就能明心见性,性凝如一。冥想打坐,专修性功的话,很容易就能在眼前观想出你想要看见的东西,一下就可以到达观功小成的地步。

几乎同等于省下了性功的修炼,跳过了‘星星点,虚空闪,一聚一散虚空演,千日终成圆’,直接到达了‘明月在眼前,明月可以照海端’的功性境界。

而此后的出神,仅仅是我个人说法。

一般丹道修行人士,如果打坐时抱祖沉丹,又炼过锁阳功,锁阳半个月以后,阳精气壮,很容易出现第六定的情况,这个时候气灌全身,只要不出定,必然进入第五静。

进入第五静,继续平静心湖,慢慢就会大定大静,眼前必然出现一些景色,或云或海,或山或水。山水黑白,如罩薄纱。黑白之后,似有色彩。

过一段时间,头顶或有一门,或开一窗,或有一洞,或有一板,或有一云,或有一盖。总之头上必然似乎有着什么东西,或看见了,或感觉到。

你不由自主,做梦似的就想将他顶开。顶开之后,会出现两个状态。

一个状态,顶开头上之物,飞了上去,然后你就醒了。

另一个状态,你顶开头上之物,飞了上去,似乎飞入星海,星光若隐若显,时有时无。或在漆黑中飞行。

尽头很远很远的地方,似乎有着什么东西在吸引着你,你就飞啊飞啊,忽然心神一累,就直接醒来,醒来后精神上异常疲倦,就想睡觉。

如果没有锁阳筑基,单纯的大静大定之时,要不继续定静,直到忘我,要不就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从状态中出来。可能是跳河,可能是飞天,可能是下海,可能是入地,也可能是自然醒。

但绝对不会出现那种顶开天上之物后进入星海,似乎远处对你有致命吸引力的东西,在呼唤你的那种状态当中。

忙碌中,我们渐渐失去了祥和与安静,做事少了一份沉稳,也降低了成功的几率。有人怀疑是能力的欠缺导致做事不尽完美。

其实不然,智商、情商、勤奋、坚持是能让你获得成就的,但还有一样更重要的条件就是:专注力。

绝对专注,方能静中生慧。

静不仅是一种智慧,静还是产生智慧的土壤。所谓静生百慧。

应该静下来

有一首歌这样唱:

我想应该静下来走一段路,我想应该静下来看一本书,我只想静下来做这些事,当一切都开始静下来的时候,静的可以让我听到平和安详的心跳。

一个人内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也一定会骄矜、浮躁。

讲一个小和尚的故事:

师父让小和尚将108颗散落的珠子串起来,小和尚认真地一颗颗串着,好不容易串好后,小和尚兴奋地拿给师父。

师父接过珠串,用力将其扯断,瞬间珠子散落一地,对小和尚说:再串起来。

小和尚很委屈地问师父:为什么要再串一次?师父并未理会小和尚。

小和尚只好低下头,捡起一颗颗掉落于地下的珠子,然后再重新串。

小和尚一边窜一边想:师父为什么会扯断串好的珠子?是我有的线不对还是珠子的大小没有按照顺序?

小和尚重新将珠子放在了筐子里,仔细数数是108颗,他以大小不同排好顺序,串起了珠子,这次串好后,小和尚放在手上反复看着有何不妥之处,当觉得并无异样时,交给了师父。

可是,师父接过珠子并未查看便又扯断,珠子又散落一地。

小和尚跺着脚,眼泪流了下来,气呼呼地问师父:师父,是徒儿哪里做错了吗?

师父依然未语,示意小和尚再串起来。

小和尚无奈,只好捡起珠子,重新串珠子,这次,他还是没有想明白,问题所在何处,他仔细数了数捡回来的珠子,少了一颗,他又趴在地上找,好不容易在桌脚后方才找到。

拍拍身上的灰尘,小和尚又仔细地串起了珠子。

串珠子时,他将一颗颗珠子擦拭干净,亮闪闪的佛珠再一次被串起来,小和尚递交给了师父,师父拿起珠串看了看,又将其扯断。

这一次,小和尚并未惊奇,而是问师父:师父,是串珠子的线不对吗?

师父未做答。

小和尚低头去捡珠子,收集好珠子,他重新选了一根粗一些的鱼线,再一次串起了珠子。

这一次小和尚串珠子的速度明显快了起来,当他拿着串好的珠子呈给师父时,师父还是扯断了。

小和尚这次并没有问师父为何因,而是默默捡起珠子,再重新串上。

就这样,小和尚串了一天的珠子,师父扯了一天的串子。

将杂念散去

故事讲到这里,你会问,师父这样做有什么玄机吗?师父为什么不告诉小和尚,而让小和尚一遍遍地重得着串呢?

师父是在用串珠子这件事来磨小和尚的性子。

生活中的我们很难做到的就是,重复做一件简单的事,都在追求结果,当看不到结果就放弃。再次选择另外一件事从头开始做,殊不知,没有耐心等到结果又放弃了。再重新选择重新开始。

故事中的小和尚在接到串珠子任务时,只想完成这件事就好,在一次次看到成果被破坏,不断重复着同样的串珠儿,手艺越来越娴熟,心也随之静了下来。

师父用串珠子,让小和尚专注于当下,不为被破坏而恼怒。

夜晚,小和尚很安静地坐在灯下串珠子,再次看到散落在地的珠子,他心无旁骛捡珠子串珠子。

如果你是这位小和尚,也许会质问师父,又或者丢下珠子,拂袖而去,心里想:谁爱串谁串,我不受这气。

安静的人会仔细观察审时度势,更容易深入思考。

安静的人不会心浮气躁,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守静的人,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幸福和美。

浮躁的人、脚步匆忙的人总是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

即便是重复串珠子,安静中你也能找到其中之乐趣,如若不然,你做任何事情都无法让你有愉悦之情。

动中修心,静养心

拿起一本书,觉得无趣便睡去。

写作则是静心的最佳方法,如果冥想让你心如乱麻,无法安坐下来,阅读又让你倍感无趣时,可以选择写作。

写作,是在动态中训练你的思维整合能力,人的思想高度集中时才是静。

写一篇让读者能看得明白并产生共鸣的文章,考验的是作者的思维逻辑力、表达力和用户意识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就是倒逼写作者们的有效输入的能力,学习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长期写作的人,会养成思考的习惯,遇到任何事会不自觉地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往后还会如何发展?又或者会思考,这件事与哪件事相关联等等。

当习惯于透过表象看本质时,那么要恭喜你,你已经在思考中学会了安静。

人生所有的经历,都会是人生岁月的蹉跎,用文字记录生活和泥泞和高光,在写作中寻找自己内心的超然和安宁,不再受世俗的干扰和冲击,让你的人生更豁然开朗。

当你能够获得止的能力,停下来的能力,觉察能力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不去做事情,也不意味着你不想,而是停下来过滤那些情绪和惯性,才能够更有效地去行动。

相关文章

  • 你打坐入不了定?可能是下丹田缺了个东西!

    ** 1 ** 所谓“定”,本身就是功夫 。所谓修炼定力,就是在修炼“定”的功夫。 定的功夫主要表现在头脑放空...

  • 修炼“定”的功夫,证得大神通!

    所谓“定”,本身就是功夫 。所谓修炼定力,就是在修炼“定”的功夫。 定的功夫主要表现在头脑放空的程度。头脑的思维不...

  • 为什么你入不了定?

    所谓“定”,本身就是功夫。所谓修炼定力,就是在修炼“定”的功夫。 定的功夫主要表现在头脑放空的程度。头脑的思维不放...

  • 静功总说_陈撄宁

    中华道家修炼筑基法,先从静功开始。其实修炼过程的每一步功夫,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无论是起初入手、最末了手,还是中间...

  • “致虚极,守静笃”——三个静功最易修炼的方法

    ――来源于东方修炼学 修炼静功,首先要排除一切杂念,使脑神经绝对安静,这是下手功夫最要紧的原...

  • 2019-12-02

    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感悟: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如果...

  • 王阳明:蒙蔽心灵的,永远是物欲

    1、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感悟: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

  • 把自己当丹药练

    1、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感悟: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如...

  • 【心香早语】20200222

    定静是一种功夫,需要通过观察自己习得,遗憾的是,我们经常走得太远太急,失去了和自己的连接。 领导力的发展需要定静的功夫!

  • 哲理诗【我在岁月静好的时光里 等着负重前行的你】

    岁月静好 是人生的积累和修炼 负重前行 是积累和修炼着人生 无论你 是否与我负重前行 我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与定,人生修炼的两种功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zt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