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为学譬如熬肉

读书‖为学譬如熬肉

作者: 紫苏_ | 来源:发表于2023-02-11 15:23 被阅读0次
      余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漫火温”,余生平功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中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漫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进城内,屏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

“猛火煮漫火温”的读书法,是子思、朱熹等人从熬肉中得到的启发:肉必须经过这样的熬,味道才会全部出来。读书亦是如此:先在短期内集中精力阅读,掌握所读之书的概貌;然后再对其中的章章节节乃至字字句句作慢慢细细的咀嚼,读熟读透,以求探到书中精髓。

对于必读的经典书籍,这种方法很值得借鉴。

    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都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

不患无业,患业之不精;求业之精,专而已矣。

这两段文字对于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对于常觉怀才不遇之人,无疑是警醒之言。曾国藩据说天资并不聪慧,最终却能学精仕通,世事练达,应该是他这种思想力行的结果。

人果能专守一志,心无旁骛,岂有不成之理?

相关文章

  • 读书‖为学譬如熬肉

    余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漫火温”,余生平功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中得来,...

  • 00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为学譬如熬肉

    致诸弟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1842年9月18日)评点:为学譬如熬肉 四位老弟足下:九弟行程,计此时可以到家。...

  • 曾文正公嘉言钞—家书1

    【原文】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功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

  • 《曾国藩家书》之为学

    家书原文:“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

  • 悟!

    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功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

  • 曾国藩家书(关于为学)

    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

  • 153 - 曾文正公嘉言抄

    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功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中得来,偶用功,...

  • 读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

    为学譬如熬肉,先用猛火煮,后用漫火温。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 日更7|为学如熬肉,用功若掘井

    最近在读《曾国藩家书》,读到一封他写给他弟弟们的信,感觉受益匪浅。特分享两点,与大家共勉: 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

  • 曾文正公家书(上)

    曾国藩家书语录摘抄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朱子言:"为学譬如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为学譬如熬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al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