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吃饭时常常会听见老人说“少吃多有味”,作为一个天真的孩子来说,我一直认为那是物资匮乏年代的善意谎言。
红烧鱼我童年的时候喜欢吃鱼,每次晚饭有鱼我都会开心的跳起来,虽然当时家里条件非常一般,但妈妈还是会经常满足我的食欲。
这对于年幼的我固然是幸福的一件事,可是也有它的另一面,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的变得没有那么喜欢吃鱼,再到不太愿意去吃鱼,吃鱼对我来说,就不是那么开心的一件事了。
长期相同的味觉刺激,造成了味蕾的“审美疲劳”,我渐渐的体会到,很多事情都是如此,长期相同的感受,会造成大脑的厌倦。
老家有天天去打麻将的人,他们未必能享受到麻将的乐趣,相反是只会更在乎输赢。偶尔去K一次歌,蹦一次迪会感觉很尽兴,很放松。可如果天天泡在那种地方,是不会有享受的感觉的。
朋友之间也是,久别重逢,促膝长谈,会倍感温情;可如果天天混在一起,就成了“搭子”。
爱情亦是,很多情侣如胶似漆,着急同居,结果发现物理上的距离是更近了,却慢慢的发现了对方的缺点,新鲜感也逐渐丢失,从而厌倦。这也就是距离产生美的道理。
也是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才体会到小时候听到的那句“少吃多有味”蕴涵的奥义,他是一种关于人性善意的引导,也关乎内心的快乐与期待。
真正的快乐一定来自于相对短暂的体验,一定要保留意犹未尽的部分,如果一味的满足自己的欲望,结果往往是丧失乐趣,只能“收获”乏味的体验。
或许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感,因为这是心理上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似乎我们必须学会克制内心的“贪婪”,才能享受到一种别样的“满足”,且来的充实,持久。
《佛经》上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说的是一种懂得舍弃,保留期待的智慧,而不单单是无情的让人学会克制,佛祖不会压抑你的天性,只会教你浅尝辄止,不要太贪心。
2021年12月22日与上海虹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