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本书读书读书志
万物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菊与刀》

万物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菊与刀》

作者: 花枝_action | 来源:发表于2016-07-19 21:58 被阅读482次

最开始知道这本书,因为“菊与刀”这样美好的意向充满好感,直观上以为是描写日本武士文化,刀文化的书籍,拖了五年才真正翻开这本书,才知道这是一本研究日本文化的著作,在二战后影响了美国的对日政策。

正如作者露丝·本尼迪克特所说,作为一本社会学作品,此书的欠缺之处在于缺少“田园调查”,实际上作者在写本书的过程中并未去到日本,也没有接触过正常生活状态下的日本人。她只凭借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写的游记﹑日本自己的文学作品和电影还有缴获的日军士兵日记进行研究。这些都是二手资料。但她的研究又绝不是仅仅是归纳和整理,不是简单的泛泛而论,而是试图深入日本民族精神深处,本书的可信度于是打了一个巨大的折扣。

但从这本书的出发点来看,还是很值得参考的。

“一个国家基于其全部历史和价值体系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当这个国家有意表现出一种与我们的理解完全不同的行为时,我们却在那里妄谈什么共同目标。我们不给自己机会去了解他们的习惯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做了,可能会发现那一行为过程并不是那么凶暴,只不过是因为它不为我们所了解。”

二战结束后,当美国面对日本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日本名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应该怎么对待日本这样的国家,而只有在了解日本历史和文化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出正确的政治决策。

同为亚洲,部分日本文化是从中国文化发源而起,在恩,孝等方面有不少耦合的共性,但日本也发展出了属于自己本名族的特色文化,粗浅读了本书,了解不深,希望有机会能够在日本生活一段时间,真实的感受一下现代的日本。

20160719

-----------------

20160720更

又回味了一下这本书,从内容上给我的影响怕是少得很,但让我很受启发的一点是了解一个群体的重要性,正如上面引用的段落,有时候我们看到某个人某个群体异样的地方,可能只是源于我们的不了解。

我想也许大家都有遇到过一些人,他们的行为想法让你感到匪夷所思,比如你第一次遇见穆斯林的时候,你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不喜欢吃五花肉,红烧肉这样的人间美味,但当你试图去了解他们的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文化,你可能就会恍然大悟。

同时,这个世界也是发展的,文化、性格并不是永生永世固定的东西,初高中沉默寡言的我到现在也变得活泼开朗了些,认识的一些穆斯林同学也偶尔会食用猪肉,没有什么是不会变化的,“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相关文章

  • 万物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菊与刀》

    最开始知道这本书,因为“菊与刀”这样美好的意向充满好感,直观上以为是描写日本武士文化,刀文化的书籍,拖了五年才真正...

  • 读《菊与刀》(2):各安其分的终极信条

    看《菊与刀》与看《人类简史》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因为涉及到近代,而且聚焦到研究日本的近代变迁。各种真相需要寻根究底...

  • 《道德经》中悟教练(三十二)

    ——万物自宾,知止不殆 天地万物各适其性,各自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发展,从而各得其所,各尽其用,各...

  • 《菊与刀》读书心得day2

    要想理解日本人,首先必须弄清他们的“各得其所”(或“各安其分”)这句话的含义。 他们对秩序、等级制的信赖,与我们对...

  • 2020-07-22

    今日大暑: 万物各争其时,众生各安其命!

  • 看似矛盾的和谐

    菊与刀 第九章读书笔记 各安其份,日本人将其贯穿于生活的方面。处之泰然的将肉体的享乐看作重要的事来对待,无论贵贱,...

  • 《菊与刀》读书笔记(8)

    洗刷污名 一、对名分的“情义”所包含的内容 定义:使名声不受玷污的义务。 1. 遵守“各得其所,各安其份”的各种繁...

  • D24:万物各得其所

    D24: 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 ——战国策·秦策 万物能够各得其所,就是让...

  • 各归其位,各得其所

    生命轮转,碌碌难安,无所依凭寻归处。 黑夜中,点点星光是故乡,总有一颗会是自己的方向。 不要纠结,不要害怕,放下种...

  • 各安其位

    最近在整理家时,发现越来越有感觉,这份感觉是这样的~每一件物品在这个家都有适合她的位置,当放对了地方,似乎她会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物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菊与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fv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