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乍看题目就是一片鸡汤文,但无奈豆瓣评分8.3,不由得多看了几页,好感慢慢生出,毕竟鸡汤之所以存在,还是因为它一定程度上能够戳中我们内心柔软的地方,但是读后做完笔记,再细细回味一番,就发觉了这本书的异样。
如豆瓣网友@trismile 所说,“这不是一本讲时间管理的书,这是一本个人感悟blog东拼四凑出来的一本书;这不是一本成体系的书,这是一本反对成功学却自己不知不觉写成成功学套路的书;这不是一本新鲜的书,这是一本书中观点基本上都似曾相识的书。”
每个人都害怕时间的流逝,都觉得时间是金钱,浪费了时间就是浪费了生命,在这么多观点灌输下,果然还是会害怕吧,所以才那么急于寻找解决方案,寻找那种喝一贴就能包治百病的药,面对浪费了时间所产生的罪恶感,安慰一下自己已经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大概从明天开始就可以立地成佛了。
这本书里面讲的每句话看似都很有道理,然而并没有太多的用处,但对于某些状态下的自我还是有些许作用的吧,
愿读了这本书的你能够对当下的自己有所感悟。
以下为部分读书笔记,看完这些笔记再考虑一下是否完整阅读这本书吧
序-人生是马拉松,胜者不一定是跑的最快的
人们倾向于只看到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打
我非常鼓励每个年轻人能花上几年时间到国外走一走,学一学,教育的根本其实只不过是见多识广。然后再用5到10年时间定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之奋斗,为之坚持,不知停歇地努力上10年20年。有些成功靠运气,可是持续的成功却与运气无关。
序-希望时间也是我的朋友
动机是一回事儿,预期是一回事儿,而结果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戏剧性,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时间只与那些努力的人做朋友。
前言
无论是谁,都最终在某一刻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并且几乎注定会因懂事太晚而多少有些后悔。病了要投医,病急了就很可能乱投医。
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不听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换言之,人类能做的事情顶多只不过是发明改进测量时间的工具而已,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去左右时间。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个版本之中。改变自己,就意味着说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会随之而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而什么是正确的或者更好的方式,什么事情真的值得去做,需要培养出良好的心智才能做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第0章 所有人的困境
所有的学生提问都是源自于所有人共有的弱点:懒惰
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满怀希望又时时刻刻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体会卑微……
第1章 了解心智的力量
不管什么方法,都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效果。有没有用,不去做怎么会知道呢?问题在于,实践要花费时间,而每个人的时间都因有限而宝贵
我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有没有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儿我并没有做好?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分辨另外一件事儿了:
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
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第2章 开启自己的心智
我更倾向于乔治·博瑞(C. George Boeree)博士的定义: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a.获得知识;b.应用知识;c.抽象推理。博瑞博士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他的心智直接相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的差异,即,每个人心智的能力强弱不一;且这方面的差异可能存在着天壤之别。
第3章 通过管理与时间做朋友
我把我的“事件-时间日志”称为“时间账本”,里面记录着每天我做过的每件重要事情时所耗费的时间开销
如果你不记录下来,仅凭那靠不住的记忆,你就会很容易原谅自己,继续放纵下去,让时间白白度过,不给你带来一点收益。最要命的、也更可能因为你没有记录而带来的结果是:你根本就没体会到自己有任何理由自责——因为你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么。
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是要挣扎的。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归会变得其乐无穷。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如果确实是一个更好的方向倒也罢了,但是,好像“更好的方向”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如此下去,你会不停地发现“更好的方向”
先判断你的这个列表所代表的那个任务是不是现实的,如果你真的觉得你能够,也应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开始去做;并且一定要做到底。
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讲,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a.已经有人做到了;b.我与那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更多的时候我们面临的尴尬是,如果我们不开始行动,根本就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于是,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了之后,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行动过程中,发现既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的、不可行的,那么,半途而废不仅并不意味着失败,还意味着该决策者是无比理智的。
计划是必需的,目标当然应该是确定的。一般来讲,越是短期的目标,越容易清晰。越是清晰的目标越容易实现。理想固然应该是有的,但是,理想这东西往往太过遥远,乃至于我们总是看不清楚。
如果你想改变你自己,或者你目前的处境并不令人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该给你带来改变的行动,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还是那句话,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你总是要失败许多次才会有结果,并且又不是全天下只有你一个人失败,怕什么?关键在于在每次挫折之后能否吸取教训。只要能吸取教训,然后自我调整,那就是进步了。
第4章 开拓我们的心智
我并没有任何用意去鼓吹“文学无用”。我只是说,a.从人类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除了“文学”之外,文字还有更多其他的责任——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等;b.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后者可能更重要一些。
任何一个阶段,总是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许久过后,所谓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才可能有突飞猛进的感觉。
只要你去改变你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你的世界会因此发生转变。如果,你冷静衡量你自己的资源,发现你必须通过考试的方式获得通行证的话,那么,你最好从今天开始热爱考试。某个考试或许很愚蠢,但,某个考试很愚蠢的这个事实,有的时候会证明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你连这样愚蠢的考试都无法通过的话,那么愚蠢的不仅仅是考试本身。
其实,很少有什么考试考验你的智商,本质上来看,谁准备得更久,准备得更充分,谁就更可能胜出
你在知识上不吝共享的经历,最终会让你明白这是最好的助人为乐的方法,并且获得的永远都是尊重。
总结一下:
1. 要热爱考试,因为你喜欢通行证。
2. 分辨考试的重要性。
3. 提前很久开始准备重要的考试。
4. 做题是最好的准备方法。
5. 通过做题了解考试的重点、难点。
6. 全面补习难点重点,并经常重新审视。
7.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第5章 小心所谓“成功学”
每个人都面临着自身一定的局限,而现实又是“资源不仅稀缺,并且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挣扎,无论是谁,无论他原本是什么样子。接受现实实在是太困难,因为,每接受一个难以接受的现实的时候,总是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可能更加难以接受的现实。所以说,这世界没有什么比接受现实更为困难的了。另外一个烦恼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尽管“努力”是必须的,应当的,但可惜却不是天生的。每个人天生所拥有的是与“努力”相悖的一个习惯——“懒惰”。
不要把“自卑”当作负面词汇理解,那只是一种正常心态。如果,该自卑的时候不自卑,那某种意义上,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交换关系”。可是,如果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对方的负担。
就叫“没有自知之明”;如果,该自卑的时候却扭曲地显得或者竟然真的自信,别人看到的就只不过是一个“自负的蠢货”。
因为,无数次的事实证明,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从本质上就可能永远无法接受别人的建议。
第6章 更多思考
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往往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不能坚持完成,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第7章 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
我们描述一个事物的方式往往会限制我们对那个事物的了解。
所谓坚持不懈,其本质是时间的投入。因为人们在做一件事,为了成功坚持不懈的时候,最终会发现大多的努力其实不过是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