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科幻电影时,有一种时间循环的梗经常被导演(编剧)采用。电影里,刻画不同的巧合,让同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产生各种巧合的碰撞。然而这些人其实已经经历了各自不同的时间循环。无论主人公怎么改变,似乎都无法挣脱循环的宿命。
这种宿命的循环,是编剧们设定的一种超现实世界。
比如电影《恐怖游轮》,用出租车(死神)这样的梗来自圆其说这种超现实世界的逻辑。匈牙利的《逃离循环》效仿相同的逻辑在展开剧情,但没有亡灵论这些逻辑。西班牙的《时间罪恶》同样设定了一个时间循环论,是一段罪恶觉醒的故事。
在这些时间循环论中,三部电影表现出不同的主旋律,《恐怖游轮》表达一种自责的炼狱,《逃离循环》表达爱情女巫的爱情绑架,《时间罪恶》表达时间循环道出人性的三层罪恶,步步加深。
相同的梗,诞生不同的电影主旨旋律。
然而无论电影朝着哪种方向发展,时间循环带来最大的变化还是保留循环记忆的男女主人公成长的变化。他们总会一开始惊恐,慢慢变得清醒,冷静,或者变得残暴或者颓废。只要还有进行下次循环的勇气,最终还是会变得克制冷静。
一次循环,就是一次自我迭代。
在循环中,只要保持了上个循环的记忆,那么下个循环就会变的比上一轮冷静很多(朝着情绪控制方向演变)。这类循环时间电影,选取了人生的一个小片段,通过不断循环的过程,让人能在不断迭代中成长冷静克制。这种变化在《逃离循环》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参与了多轮循环的亚当,在对待安娜的感情时,变得勇敢担当。他的爸爸,最后也吃惊的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变了。
这种循环变化,简直就是成长的捷径。
相同的故事,只需要循环几次,试图去打破这种循环的方向发展,人就成长了。成长的代价就是要试图终结循环的过程。
之所以说是捷径,是因为尽管每一次循环都会有一点点微小变化,但是总体经历和旋律是一致的。就是说,无需真实经历太多阅历,面对的是同一场景,只需要在此基础上微小的循环和迭达就能实现人性的突破。
朝恶的方向,还是朝善的方向,取决于导演(编剧)对电影循环的设定。这也是循环的出口(成长的质变点)。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有两个关键点:1、带着上一轮循环的记忆,2、意识到循环规律
如果没有上一轮循环的记忆,那么下一轮循环就还是新的,无法实现从量的迭代积累到质的突变过程。如果没有意识到循环规律,那么无法产生打破循环论的动机。
这类超现实世界的视角是否能用到我们的真实世界呢?
在真实的现实世界,是无法完全重现这种时间循环的。于是人的成长无法在这种刻意的循环中快速成长起来。然而你没发现,生活处处都会发生相似的情景发生?就像你有的错误,总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一般。那么着算不算一种形式的循环呢?
一旦循环产生,你会不会有逃离循环的本能反应?
逃离循环的前提是打破了循环的条件。比如之前的无知、鲁莽、幼稚所牵引的连带后果致使一轮轮的故事重现(相似性重现)。倘若提前能感知到这种潜在的后果,那么用不再无知、鲁莽、幼稚的方式来处理,打破了这种循环的前提设定。
打破一次前提设定,就实现了一次自我迭代。这种打破的过程,建立在对后果的预判上的。而这种预判的能力往往来源多次经验的积累和记忆。阅历的记忆很关键,如同墨西哥电影《意外空间》那样,对待自责背负的不同代价,因为忘记了前35年的记忆,当进入下一个35年循环时就会朝着消沉的方向发展。
现实世界的故事要复杂很多,人也总是习惯性的忘记过去。即便发生了循环故事,也没有意识到这里存在一个循环的牢笼。
对过去的记忆,多么重要。
在记忆的前提下,若能有意识的捕捉循环事件,就能也如同电影里超现实世界一样,实现个人快速成长。迭代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哪怕一点点进步,随着迭代次数的累积,会带来跳跃式的变化。你似乎只需要等待就好了。
然而,在现实世界里,打破循环后的方向,会朝哪个方向演化呢?
只需要对着镜子问一声,谁是你的现实舞台导演?
UP TO YOU!
--end--
作者:曹涛,产品经理。关注互联网+文化、教育和人工智能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