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说唱》的开播,可以说是主流市场给中国的嘻哈音乐第二次机会,同时也给了中国的rapper们第二次机会。
在监管愈来愈严的今天,嘻哈音乐能如此迅速地走出去年的低谷,说明这一音乐形式仍有开发价值,投资商仍有利可图,而对于那些需要机会的说唱歌手来说,这仍是一个值得珍惜的舞台。
而“吴亦凡与虎扑的Diss战”给这一季的节目强行加了一出戏码。其争议点在于,吴亦凡能否代表中国说唱,说直白点,吴亦凡凭什么能代表中国说唱?而这个问题一直上一季开始都是他被diss的核心。
我始终觉得,说唱音乐能diss起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用旋律、节奏、词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本身就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而这种艺术形式比起流行音乐来说,更具冲突性,语言的表现更加随意,解读起来则更加剑拔弩张,这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软肋,要想长期的生存下去,需要受众、市场以及主流文化体系展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包容,以及歌手们在表达上做出一些升华和妥协,在意义的取向上开拓一些更具普世价值的视角。
但现在靠diss去毁掉吴亦凡,不是一件好事儿,至少现在不是,对于那些keep real的rapper们来说,也可能是一件自毁钱程的事儿。
▲02
吴亦凡之所以能以导师的身份去为挖掘中国的说唱人才,是有其现实原因的。
在大陆市场上,暂时找不到一个能兼备实力与影响力的代言人来承载“嘻哈”这一亚文化符号,投资商也不会耗费精力去找寻一个在主流市场没有认知度的人在为他们开拓这一尚未成规模的市场,风险太大。
而吴亦凡作为一个自带庞大流量的偶像明星,拥有着当代年轻人所喜爱的流行元素。对于资本来说,这种投资才是低风险,高回报的选择。
选秀是为了以后的主流市场储备人才,地下的玩法与主流的规则往往是不兼容的,没有大的传媒集团和官方媒体的背书,资本不会轻易踏入这趟浑水。地方厂牌虽然有着自有文化圈的市场,但始终太过封闭,其推广能力在主流媒体介入之前很难发生量与质的改变。
也就是说,目前说唱大多以地下的形式进行着自我发展,资本与这些各大歌手团体之间缺少一个沟通与连接的环节,而《中国新说唱》(去年是中国有嘻哈)则是打通这一环节的尝试,而吴亦凡的价值就在于吸引更广大的受众群体将目光聚焦于此,一旦这种注意力形成投资商想要的规模,便会以各种形式开发其商业价值。
▲03
资本的注入对于中国现有的嘻哈文化来说,肯定是一件利好的事情。其分歧点在于如何分配,那些原有的地下歌手群体之间出现了割裂,有人不想脱离地下的玩法,而有人则想从地下走向了主流。而想让投资商公平地对待这两个群体,这不具备现实条件。
谈论了这么多,再来反观吴亦凡的定位,他是经由投资商选择的执旗者,也是主流阵地的排头兵,与此同时,他也成为了那些嘻哈信徒的diss标靶。就其结果来说,你可以打倒吴亦凡作为说唱代表的头衔,但对于那些想进入主流市场的说唱歌手来说,走向这面旗帜仍是一种展现自己的捷径,毕竟旗帜背后有的是舞台和机会,受众也不是毫无主体意识的盲流,旋律、歌词、节奏这些能感染情绪的元素仍能发挥作用。
在这一层面来说,对diss吴亦凡这件事的意义已被消解,而事情继续往下发展的话,恐怕对于说唱音乐本身来说会有不可逆转的副作用
▲04
正如开头所说,这是主流市场提供的第二次机会,如果这次diss事件走向不可控的方向,将目前说唱文化中一些不符合当前监管规定的内容持续输出并形成规模的话,必然会引起广电部门的重视。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和严肃的问题,且是有前车之鉴的,一旦投资商迫于监管的压力而放弃开发这一市场,将会对中国说唱音乐造成广泛且深远的打击。到时候谁能负担得起这一责任呢?
地下的说唱歌手要想开拓后续的市场,必然要规范其语言内容,将词句中非主流的部分剥离,形成一种进入主流领域的行业标准,这样才能完成地下走向主流的蜕变,说得更现实一点,这样才能赚大钱,才能有票子,车子,房子。
总之,我认为吴亦凡对于中国的嘻哈产业的发展功劳很大,苦劳也不少,但不得不说,他赚得的利益也足够抵消他受到的非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