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原生家庭,之前我对这个词语的了解非常少,直到近期听了一些线上的课程,和一些老师的微课、直播、答疑后,才越来越关注原生家庭这个词。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也只是知道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重要性,但从来没有思考过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尤其是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如何能够规避到最小。今天听了卢老师《与生命和解》这个课程,让我对原生家庭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也深感作为一个母亲,给孩子建立的原生家庭能够给予孩子什么,自己的责任十分重大。
首先说一下我的原生家庭,我的父亲母亲都特别善良,心肠好,心胸广,宁可自己吃亏,从不亏待别人。他们特别忠厚,特别能吃苦耐劳,尤其是母亲,为了我们四个子女,她付出了很多,干了很多活儿,吃了很多苦。上对爷爷奶奶细心孝顺,下对子女悉心教养,又要干体力活,又要干家务。小的时候我们姊妹几个的衣服鞋子都是母亲亲手做的,母亲的勤劳善良、通情达理、孝顺贤惠在整个村里都是竖大拇指的。记的小时候和姑姑出去,听到两个人小声说,这是谁谁家的孩子,你看人家这孩子,听得出语气里满是羡慕,我的心里也充满自豪。母亲的思想很开明,她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在家里农活这么累的情况下,还支持我这个家里的老大上了高中读了大学,让我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在这一点上也充分体现了母亲的无私和境界。父亲在外乡镇工作,平时不大爱说话,不爱和别人打交道,我们家的事基本都是母亲操劳。他们俩个对爷爷奶奶都特别孝顺,我们和爷爷奶奶在一个院子住,爷爷奶奶一直住的是正房,有了新鲜的东西时,比如那时候的吊扇、石英钟等,都是爷爷奶奶和我们各一份。父母对爷爷奶奶连大声说话都没有过,更别说顶嘴吵架了,我们几个子女就是在这样一个非常平和、开明、豁达的环境中长大,因此也继承了父母善良、孝顺、吃苦耐劳的秉性。同时我也有一些弱项,比如遇到事情缺乏挑战的激情,缺少面对的积极性、比较随遇而安等,这一点我觉得有点传承父亲。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个弱项呢也可以从另一面讲,可以用稳当、踏实、知足表示,所以父母给予我们的从不同视角来看都是正向的。
老师说父母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接受,不要去想或者尝试着让父母做出改变,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视角。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这是最宝贵的礼物,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感恩父母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去体验生命中的多姿多彩无味杂陈,那么在感恩中去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一定也会事半功倍。
现在再来说说我自己,我给了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原生家庭。我与孩子的爸爸在孩子6岁时就分开了,为了尽量减少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在她13岁时我才和她坦白这件事,那时她已经接受地非常坦然。虽然按照自己的想法隐瞒了几年的时间,但是这期间我虽没有贬低指责过她的爸爸,可我也知道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再也很少认可赞美她的爸爸,所以我觉得我给孩子的原生家庭是有缺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问题,我觉得都是我的不完美造成的。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全身心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不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学会了鼓励认可赞美孩子,我感觉我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好。正因如此,我也更想努力地成长自己,通过自己的学习,做好自己,孝顺好父母,引导好孩子,让原生家庭对孩子的负向影响减少到最低。我也坚信,通过努力,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