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南怀瑾先生:凡事要留三分钟冷静时间

南怀瑾先生:凡事要留三分钟冷静时间

作者: 你别搞我心态 | 来源:发表于2020-01-08 19:40 被阅读0次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有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观照的!

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想想:真的你所看到的才是事实吗?还是你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呢?

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更何况是在有利益冲突下的场合。

现今的人们拥有高学历高知识,却往往过度仰赖高知识,而忘了让自己在智慧上成长。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

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孔圣人可以当下就用智慧,轻易了解真相,消除误会,可我们呢?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你想,这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你总在和“你以为的他”交流,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吗?

相关文章

  • 南怀瑾先生:凡事要留三分钟冷静时间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 凡事要冷静

    最近在头条上回答问题上瘾,昨天有网友问:老公的女同事我不认识,说我老公很辛苦,让我多心疼他,我该怎么怼回去? 【洋...

  • 《南怀瑾先生留语》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深以为然! —— 南怀瑾力微休负重,言...

  • 留余

    凡事要留余计划要留余,用来应对突发事件。金钱要留余,指不定啥时候就用到了。时间要留余,完全利用时间固然是好的,但是...

  • 大女人

    爱上刁蛮大女人,低声下气让三分。 平时说话留颜面,凡事不能太较真。 霸气的大女人 遇上像她这样的大女人,要保持冷静...

  • 凡事请冷静

    我们很多时候不能正视自己的过错,即使明知道是自己不对,也会强词夺理的为自己找个台阶下,这是不是潜意识里人性自私的表...

  • 凡事七八分,留两三分是冷静

    ​爱一个人,时时刻刻念叨着,处处以他为优先。 做每件事,都力求超过别人,都力求永远保持领先。 这样,真的好吗?真的...

  • 先生南怀瑾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

  • 【南怀瑾老师】自立立人而达于至善

    编者按 日前,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已开始陆续发布分享南怀瑾先生述著《原本大学微言》的内容选读、南怀瑾先生讲述《大学》的...

  • 【南怀瑾老师】《大学》的四纲、七证、八目

    编者按 日前,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已开始陆续发布分享南怀瑾先生述著《原本大学微言》的内容选读、南怀瑾先生讲述《大学》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先生:凡事要留三分钟冷静时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os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