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看过一个象限分布,关于事情重要性的权重问题。事情可以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
这样写出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该先去做哪个,肯定是重要且紧急的对吧。其次是重要但不紧急和不重要但紧急。但是大多数人做的时候往往就不是如此,哪个容易先做哪个,哪个着急先做哪个。
小时候,放学回家沿途总是要贪玩很久,回到家又想看电视,或者家里有杂活需要帮忙。我那时候不像现在的小朋友,要家长接送,放学后也不用做杂活,需要的是完成作业还有其他课余补习。不过贪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到晚上,该睡觉了,可能作业还没完成,内心忐忑着,第二天起个大早去学校做。如此几次,最怕的就是第二天起晚,一大早老师就要课代表收作业,那时候内心可就是万分煎熬。如果课间老师没有批改,还要偷偷跑到课堂上,抽出自己的作业本再拿个好同学的作业,抄。
虽然年代不同了,条件也不同,但是小孩子贪玩的天性,我觉得没啥变化。玩和做作业其实并不冲突,现在的家长反而鼓励孩子玩。但应该调整下做事的次第,先做好作业,再去玩。作业做好,玩的时候反而能更尽心,爸爸妈妈也开心。很遗憾,我觉得这么多年过去了,绝大多数家长的教育理念仍然还停留在古早之前,想的都是给孩子更多,而不是哪些更好。
小时候家里经常没人,要自己做饭,观察大人做饭一般而言都会先切好菜,做好配料,然后再起锅热油。自己刚开始时候,总是手忙脚乱,做不到从心所欲。现在想想,无非是把做菜的次第弄错了,菜洗好,切好,准备炒了,发现配料没有。配料好了,但是调味先放哪个后放哪个,搞不清楚。失败次数多了,做菜的次第好像自然而然就掌握了,偶尔还可以两个火都开着做菜。
每个人一天要做的事情,我想大致是会有个均衡一些的量,中间会有上下起伏。认真想下,真正重要且紧急的事不会很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其实一个人一天能做的,三件左右就不容易了,其中大量的都是不重要也不紧急,不重要但是紧急的事。
对我而言,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就是每天写点东西,锻炼会,看书看个半小时一小时,准备再加上一个英语。重要且紧急的事就是工作,工作有固定的也有变动的,但它应该是优先去把做好,只有这样,内心才有真正的余力去做其他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