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义上看,跃迁表明飞跃与迁移;量子力学的跃迁,是指从一个能量态到另一个能量态的变化过程。
几年前,看过古典老师写的《跃迁》,古典老师在这本书中,针对当今时代信息多、机会多、干扰多、思考浅的现状,指出了人们在面对能力进阶的压力与焦虑时,如何获得个人爆发式成长的关键知识、方法和背后的逻辑。
今天我就跃迁这一话题,结合自己与同伴跃迁的经历,谈谈一位幼教新手如何实现跃迁。
在一所幼儿园里,一名普通教师要想成长为一名园长,她的成长的路径是这样的:新岗老师—专业教师—资深或专家级教师—教学园长—大园长。
在这其间,有四个阶段需要跳跃,每一个阶段都要突破一个瓶颈,也要完成一些基本的能力、能量储备。
第一阶段,是从新岗老师到专业教师的跃迁。
在专业能力方面,这个阶段要完成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打通,即将书本上所学的教育原理、理念、技能、策略,逐一在实践中拆解、实践、运用,要想跨越这个阶段,有的老师需要一两年时间,有的甚至需要三五年时间。
很多老师认为,我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通过实践能带班、能给孩子上课,就是一名专业教师,其实不然。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并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知道每一个阶段幼儿学习发展的需求、表现,还需要运用教育学原理来指导实践,用教学法来做教育教学的支架,所以仅能带班、上课是不够的。
在心理能量方面,第一阶段需要完成从理想到现实的落差调整,绝大多数幼儿教师,入职初期对幼教工作的画面是带孩子唱歌、跳舞,领孩子上课、游戏,美好而快乐;而现实的场景却是,孩子的吃、喝、拉、撒占据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小托班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经常会哭闹,得去哄他们,不爱吃饭,得想方设法让他们把每天的代量食物吃进去;中大班的孩子生命能量旺盛,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这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就是安全事故,这需要磨炼心志去承担、承受;对于新岗老师来说,家长工作是一大难题,想迎合家长,又分身乏术,不能满足每一位家长的需求,而且一旦迎合,就会越来越卑微;不迎合家长,又不知如何跟家长交流,很容易造成家长的误解,甚至投诉。
当一个新岗老师,能够按照教育目标与原理原则得心应手地组织孩子一日生活,游刃有余地站在教育立场与家长有效沟通,意味着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跃迁。这一阶段,心理能量的积蓄比专业能力的提升更重要。
第二阶段,是从专业教师到资深(专家教师)的跃迁。
在专业能力方面,从专业老师到专家教师的跨越,这种跨越就是三个字:高、精、深,专业高度、工作精细度、专业深度都要比之前更通透。
在心理能量方面,要学会平衡、取舍与突破,在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中保持平衡,在专业成长与个人喜好之间做聚会,更需要突破的是对人性的了解,带人的能力。
第三阶段,是从资深(专家)教师到教学管理者的跃迁。
从教师到管理的跃迁,是一个质变,是从技术向管理的转变,无论是工作的目标、方向以及内容,管理层与执行层都完全不同。
近10年来,我先后培养、提拔了6位管理人员,这6位管理人员都来自基层,有带班教师、也有后勤辅助人员,她们从执行层到管理层,最难的是立场转换,很容易打着理解、同理员工的大旗,试图降低标准、放松要求,满足员工五花八门的需求,有的讨好、有的放任,而她们所谓的理解、放任,不仅不利于目标的完成,造成破窗效应,而且影响了自己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员工对制度、规范的遵守。
这一阶段,在专业能力上,要从自己亲自做转为培养人来做,所以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赋能能力;心理能量的提升与增强尤为重要,管理层承担着业绩、工作结果的压力,同时也会因为来自上级、下级的不同压力而焦躁,平级间的沟通与连接也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效果。
第四阶段,是从教学管理者到幼儿园园长的跃迁。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同理之,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
在当代,一个好园长,首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一点决定了幼儿园的理念高度与办园质量,其次要有战略规划能力、组织建设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再次,我认为当代园长,一定要有教育追求、人文精神和教练能力。
当前,在大连幼教市场上,民办园长满天飞,时时换,自诩具备园长能力的大有人在,有的也能应付一阵子;而幼儿园举办者对幼教行业不了解,没有识人、断人的能力,导致有的民办幼儿园或是公办民营幼儿园,看似高大上、实则无内涵;而很多没有使命感、没有价值追求的园长,沦落成为职业人。
我曾经带过六位教学、后勤园长,目前一位园长成长为大型连锁幼儿园总园长,3人现在或曾经担任幼儿园园长,经营着连锁民办幼儿园、大型高端民办园、民办培训学校,还有2人刚刚步入幼儿园大园长岗位,即将开启新的征程,希望她们秉承着人本精神和理念追求,不愧本心,不忘初心,借助这个岗位实现自身价值的跃迁。
跃迁的前提是能力、能量与岗位匹配,跃迁的本质是一个能量态到另一个能量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