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网络通信基础

网络通信基础

作者: wildsre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18:36 被阅读0次

1 基本概念

  • 网络种类:局域网(LAN,1km-10km),广域网(WAN,100km-1000km),城域网(MAN,10km以上),网际(Internet,1000km以上)

  • 网络拓扑结构:(以点和线表示网络设备的物理链接结构)
    星型,环形,总线型,树型,网状型(广域网)

信道

  • 信号传输的通道(若单位是1字节,则串行通信使用 1 信道,并行使用 8 信道)
  • 信号速率:衡量数字信号,即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 bit 的位数 (bit/s)
  • 波特率:衡量模拟信号,信号在调制过程中,调制状态每秒转换的次数,波特率(Baud/s)
  • 信道带宽:单位为赫兹(Hz)?,范围上限减去范围下限
  • 信道容量:信道传输数据速率的上限,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最大比特数,超过这个上限信号将失真

信道容量与信道带宽成正比关系,信号带宽越宽,该信道的最高传输速率越大

通信方式

  • 单工:一方只能收,一方只能发。如电视,广播
  • 半双工:两方都能够收发,但在同一时刻,只能一方收,一方发。如对讲机
  • 全双工:双方可以同时收发数据。如电话

同步技术:有效通信,就需要使数据的速率,每个比特持续的时间和时间间隔都必须相同

  • 异步通信方式:发送端在每个字符上都要加上 1个起始位和 1~2 个停止位,接收端通过这个来判断一个新字符的开始和结束
  • 同步通信方式:传输的信息是由二进制位组成的块(帧),块的首尾使用一个同步字符(SYN)来标识通信开始和结束

2 数据交换技术

将数据从一台主机传输到另一台主机的技术

电路交换

  • 过程:线路建立 - 数据传输 - 线路释放
  • 数据传输:建立一条实际的专用物理通路,进行点对点通信,专用独占,即使空闲其他用户也不能使用,不具备容错控制能力,不具备数据存储能力

存储转发交换

交换设备先将途经的数据按数据单元储存,再选择合适的链路转发

  • 报文交换:交换设备先将整个报文接收并储存,然后选择合适的链路发送到下一个节点
  • 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的本质区别在于参与交换的数据的长度不同,数据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路由先后到达同一个目标主机。然后目标主机根据分组顺序进行还原
    • 数据报分组交换:对数据报进行分割,将分组发往目标主机,到达顺序不能保证
    • 虚电路交换:在发送前先建立一条链路,所有数据只能通过该条链路到达目标主机,每个分组经过每个节点时仍需要存储,并等待队列输出
虚电路交换 对比.png

3 OSI 和 TCP/IP 模型

OSI 七层模型

  • 物理层(bit):传输比特流,传输信息所利用的物理传输介质不在物理层内
  • 数据链路层(Frame-帧):产生和识别帧边界,提供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方法,保证数据在物理线路上的无差错传输,协议代表:SDLC, HDLC, PPP
  • 网络层(packet-包,数据分组):进行路由选择,阻塞控制,协议代表:IP,IPX,RIP
  • 传输层(Message-报文):形成报文,报文分组。为上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端到端:相互通信的两个节点不是直接通过传输介质联系起来的),协议代表:TCP,UDP,SPX
  • 会话层:在文件传输过程时建立的连接突然断掉,是从文件开头重新穿还是断点续传,协议代表:NetBIOS
  • 表示层:数据格式的转换,加解密,压缩与恢复,协议代表:ASCII,UTF8,JPEG
  • 应用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功能,协议代表:HTTP,Telnet,FTP,SNMP

TCP/IP 模型

实际上是一个协议簇,除了核心协议 TCP 和 IP 之外还包括一系列其他协议

  • 主机—网络层:模型指出在这层上必须具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了:以太网协议(Ethernet)、令牌环网协议(Token Ring)、分组交换协议(X.25)
  • 互联层(Internet Layer):提供无连接服务,负责将数据分组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主机可以在同一个物理网内也可以在不同物理网内。定义了正式的数据分组协议,网际协议(IP),和控制协议(控制报文协议,地址解析协议,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 传输层:定义了两个端到端的协议(TCP - 面向连接 和 UDP - 无连接 协议)
  •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常用的应用程序:协议分为3类:面向连接的TCP,如文件传输协议,电子邮件协议;依赖于无连接的 UDP,如 聊天信息;依赖于两者的:域名系统协议

OSI和TCP/IP模型的比较

  • 相似性: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概念(协议栈:从上到下的单向依赖关系)
  • 区别:
    • OSI:7层模型,模型产生在协议发明之前,明确区分了服务,接口和协议,思想与面向对象思路类似。会出现在具体的层不知道用什么协议
    • TCP/IP:4层模型,先有协议,模型是对协议的描述
    • 层之间的区别:
      • 网络层:OSI 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通信,TCP 仅有无连接通信
      • 传输层:OSI 只有面向连接的通信,TCP 支持两种通信方式

什么是面向连接和无连接通信?
面向连接的通信,建立了一条数据通信信道,通信过程包括:建立通 道 - 传输数据 - 释放通道。而无连接通信不需要建立通道,它只要将数据分组发出就行,由于没有建立通道,数据到达目标主机的顺序可能不同,可能需要进行排序,当分组出错了,就要求重发。

  • 性能比较:大多数网络上只有相对较少的错误,被破坏的分组很少,不需要很多时间来重发
  • 面向连接的通信慢在哪???是建立通道和释放通道需要的时间长吗?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超文本: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

4 网络互联

互联需要解决的问题:

类型

  • LAN to LAN:通过网桥来实现
  • LAN to WAN:通过路由器或者网关来实现
  • LAN to WAN to LAN:通过路由器和网关实现
  • WAN to WAN:通过路由和网关实现

网络互联设备

  • 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作用为:对信号进行整形,放大,复制,以延伸网络
  • 集线器:一种特殊的中继器,具有多端口(集线器平分带宽,交换器独享带宽)
  •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对数据帧进行存储,校验,转发
    • 可实现不同结构,类型局域网的互联
    • 可互联范围大
    • 可隔离错误信息
  •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功能:包过滤,存储转发,路径选择和协议转换
    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送到另一个网络中,包括选择合适的路径和数据包转发。接收的数据包中包含目的地的 IP 地址,路由器根据路由表选择最佳的路径来传输数据
    • 路由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al) 使用跳数来衡量到达目的地的距离;OSPF;BGP
  • 网关:工作在 4~7 层,实现应用系统级网络互联。具有路由其功能,还要实现网际协议的转换(将不是使用 TCP/IP 协议的网络,转换后,接入 Internet)

B/S(Browser/Server) 架构

B/S结构
  • 概念: web 浏览器 通过 web 服务器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 特点: 不需要另外再装软件了, 只要有 web 浏览器就能够进行工作

相关文章

  • 彻底掌握网络通信(一)Http协议基础知识

    网络通信系列文章序 彻底掌握网络通信(一)Http协议基础知识 彻底掌握网络通信(二)Apache的HttpCli...

  • iOS 网络请求(三)AFNetworking 1 基础概览

    一、AFNetworking基础介绍 二、网络通信模块 三、网络状态监听模块 四、网络通信安全策略模块 五、网络通...

  • 网络通信基础

    1 基本概念 网络种类:局域网(LAN,1km-10km),广域网(WAN,100km-1000km),城域网(M...

  • 网络通信基础

    网络七层模型 由下往上分为物理层 -- 负责数据传输的硬件数据链路层-- ...

  • tensorflow初探三之Tensorflow基本概念——Te

    基础知识 下面就自底向上详细介绍一下 TensorFlow 的系统架构。最下层是网络通信层和设备管理层。网络通信层...

  • Socket网络通信基础

    1、网络模型 网络编程的本质是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当然,在计算机网络中,设备主要指计算机。数据传递本身没有多...

  • Python基础 - 网络通信

    知识回顾 1.正则表达式 匹配字符: . \w \s \d (^ $ \b \B) \W...

  • 一、网络通信基础

    参考: 说网络-扯扯蛋 深入浅出-网络七层模型&&网络数据包 深入浅出-iOS的TCP/IP协议族剖析&&Sock...

  • mq网络传输模型

    实现通过网络来传输数据、需要网络通信类库, 大部分网络通信基础类库都是同步的. 一个TCP连接建立后、用户代码会得...

  • 2022 Android面试题(含答案)

    此面试题合集分为9个部分:Java基础、Android基础、UI控件篇、网络通信篇、架构设计篇、性能优化篇、源码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通信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to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