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汉本2班 邢琳娜18336764313
《中国文化概论》课上,讲宇宙始,讲万物生,讲儒家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圣经》里亚当夏娃偷吃善恶果;讲《庄子》里“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冥须悟空。”是《西游记》里写孙悟空名字由来的一句话。
混沌空虚的天地里,有了光,有了明暗,有了一二,有了分别。有了六根,便必然会不净。有了分别心,羞耻心,嫉妒心,种种皆起。想到之前课上,老师讲了一句,人和茧其实一样,都是自作自受。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不断进步,而我想,我们的智慧远远赶不上古人。他们将宇宙、万物、人生的道理,将种植、建筑、纺织的技能早已领会参透。他们与自然和心灵和谐共处。
我总以为,最高的智慧,在那个时代已经完成,已经终结。春秋时期,世界上几位先哲圣人共同存在,释放光芒,中国的孔子,老子,印度的释迦牟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如果人类文明不断的发展而究其实质却是一种倒退。物质充盈丰盛,精神贫乏溃乱。道、德、仁、义、礼、法。一层层倒退,直至崩坏。
老子对时代失望,心底冰冷空荡,最后骑青牛,出关而去。漫天黄土尘沙,没有一丝留恋。他想要的是归于无,归于朴,归于道,归于万物本原。
庄子言“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他是飘逸而通透的。
耽溺于享乐,索取中,人是会慢慢退化的。我们跑不快,望不远,对严寒酷暑无法抵御,基本生存技能也渐渐丧失。是科技给我们提供太多的便利,于是人们懒惰,不思明日。
想起电影《生存家族》里,因为一场断电事故,人们已无法正常饮食起居,甚至无法存活。为争夺食物和水,不惜大打出手,文明和尊严在此刻早被抛忘脑后。它告诉我们一个可怕的事实:不需要外星人入侵,不需要生化危机,不需要猩球崛起,只要断个电,我们就可以活在西元前。
我们越往前走,拥有更先进的科技,更便利更舒适的生活条件,却在这其中迷失和忘却自己,变得懒惰,变得笨拙,变得不会思考。若有一日,我们可以穿越回古代,我们,又可以做什么呢?废人一个罢了。
须常常自省,不在安逸中沉堕,不过分依赖现代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