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凯里学院
生于斯,归于斯

生于斯,归于斯

作者: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08:48 被阅读1次

18汉本2班 邢琳娜18336764313

  《中国文化概论》课上,讲宇宙始,讲万物生,讲儒家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圣经》里亚当夏娃偷吃善恶果;讲《庄子》里“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冥须悟空。”是《西游记》里写孙悟空名字由来的一句话。

  混沌空虚的天地里,有了光,有了明暗,有了一二,有了分别。有了六根,便必然会不净。有了分别心,羞耻心,嫉妒心,种种皆起。想到之前课上,老师讲了一句,人和茧其实一样,都是自作自受。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不断进步,而我想,我们的智慧远远赶不上古人。他们将宇宙、万物、人生的道理,将种植、建筑、纺织的技能早已领会参透。他们与自然和心灵和谐共处。

  我总以为,最高的智慧,在那个时代已经完成,已经终结。春秋时期,世界上几位先哲圣人共同存在,释放光芒,中国的孔子,老子,印度的释迦牟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如果人类文明不断的发展而究其实质却是一种倒退。物质充盈丰盛,精神贫乏溃乱。道、德、仁、义、礼、法。一层层倒退,直至崩坏。

  老子对时代失望,心底冰冷空荡,最后骑青牛,出关而去。漫天黄土尘沙,没有一丝留恋。他想要的是归于无,归于朴,归于道,归于万物本原。

  庄子言“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他是飘逸而通透的。

  耽溺于享乐,索取中,人是会慢慢退化的。我们跑不快,望不远,对严寒酷暑无法抵御,基本生存技能也渐渐丧失。是科技给我们提供太多的便利,于是人们懒惰,不思明日。

  想起电影《生存家族》里,因为一场断电事故,人们已无法正常饮食起居,甚至无法存活。为争夺食物和水,不惜大打出手,文明和尊严在此刻早被抛忘脑后。它告诉我们一个可怕的事实:不需要外星人入侵,不需要生化危机,不需要猩球崛起,只要断个电,我们就可以活在西元前。

  我们越往前走,拥有更先进的科技,更便利更舒适的生活条件,却在这其中迷失和忘却自己,变得懒惰,变得笨拙,变得不会思考。若有一日,我们可以穿越回古代,我们,又可以做什么呢?废人一个罢了。

  须常常自省,不在安逸中沉堕,不过分依赖现代文明。

 

               

相关文章

  • 庚子皋月阿奶周年祭 奠以文曰

    汝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一生有几,居此一生,恐汝亦尝思,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呜呼,堂上阿奶卒已三...

  • 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

    起初我以为我已经搞清楚了我们这边几十户人家的历史脉络根源,结果今天在听一个七十多岁的爷爷讲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了解...

  • 生于斯,长于斯,梦于斯

    我孤独地蹒跚在沙漠旅途上 多么渴望前方会出现一汪清泉 我似乎能闻到空气中 渗透着的缕缕水汽分子 尽管大面积的干热风...

  • 2018-03-09

    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亦死于斯。

  • 成于斯败于斯

    千百年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慨叹一直流传于民间。即使是在今天,这样的事情也一直发生在我们身边。

  • 生于斯,归于斯

    18汉本2班 邢琳娜18336764313 《中国文化概论》课上,讲宇宙始,讲万物生,讲儒家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

  • 生于斯、长于斯

    我出生在苏北的一个小县城,传说,那个地方有山有水人杰地灵,现在,世人一般称之为龙虾之都盱眙。 那是一个另我魂牵梦绕...

  • 始于斯,止于斯

    现在是2015年6月5日,下午2点22分。我在UQ是图书馆写下这一切。 这学期就马上结束了吧,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 生于斯长于斯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又快过年了。坐着火车思绪万千啊,想起那亲手贴上的对联和母亲不厌其烦唠叨声,想起全家人的喜悦和...

  • 歌于斯 哭于斯

    重读晋献文子成室,其文曰: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于斯,归于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ue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