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承接上面一篇《商业地产公司女CEO的快乐》。里面引用的案例也是出自美国「作家 | 玩乐科学家」斯图尔特·布朗的著作《玩出好人生》。
如果你对「玩乐科学」有兴趣,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要知道,2009年在美国写这本书的时候,斯图尔特·布朗先生已经是76岁的高龄,你可以把这本书理解为这是一个「玩乐科学家」毕生的智慧结晶。
如果你英文水平不错的话,买英文版的读一下感觉会更好。
01 加州理工学院 喷气动力实验室
加州理工学院的喷气动力实验室(JPL)70多年来一直都是美国首屈一指的航空宇宙研究机构,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设计并操纵着我们这个时代每一次载人的、无人的宇航任务中的关键部件,并一直在全权负责构想、建造和操纵用于登陆火星并探测其地表长达数年的机器人这样的复杂工程项目。可以说JPL发明了太空时代。不管目标有多大,要求有多高,这里的研究人员们都会信心十足地说:“我们能做到。”
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该实验室的管理层说:“JPL,我们遇到麻烦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那些于20世纪60年代加入该实验室队伍、曾经把人类送上月球、建造了机器人探针来探测太阳系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大批退休,JPL正在经历着人才更新换代的艰难时期。尽管JPL招进了诸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甚至加州理工学院的高材生,但是这些新人们却缺少些什么。
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们发现,这些新打造出来的工程师们在解决有关工程学尖端领域的理论问题和数学问题方面表现优秀,但是却不善于解决将复杂项目从理论导入实践。
与他们的前辈不同,这些年轻的工程师们无法找出它们所从事的复杂系统的主要缺陷,并将其打碎、拆解、梳理出关键部分,以创新的方法重新安排,从而导出解决方案。
为什么JPL会招来了不合适的工程师呢?JPL所招的都是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可是学术优秀显然不是衡量学生们解决问题技能的最重要尺度。正像那些优秀的工程师们一样,JPL管理层对问题展开了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招聘时他们调查了错误的数据。他们相信,如果找到了正确的量度标准,那些求职者谁长于解决难题谁有拙于此,会被区分得清清楚楚。
02 机修店老板纳特·琼斯的伟大发现
JPL的领导发现了纳特·琼斯。琼斯运营着一家机修店。专门修理精确竞赛和一级方程式等车赛中的赛车轮胎。他注意到许多新来店里工作的新员工也是在解决问题方面能力不行。琼斯和他当教师的妻子一起思考:哪儿发生问题了?在分别对这些新员工和老员工进行了一番提问以后,琼斯发现,那些曾经在成长过程中用手干活、用手玩耍的人,能够“看见解决办法”;相反那些没有用手干过活的人则不能。琼斯就他的发现写了一篇文章,从而引起了JPL管理层的注意。
JPL管理者们回过头来对自己即将退休的工程师们做了一番考察,并发现了相似的情形。他们发现,在青年时代和稍年长时代,那些擅长解决难题的员工们曾经把钟表拆解开来以观察他们是如何工作的,或是制作小型赛车,或是制作高保真音响,或是修理各种家具。
在年轻的工学院毕业生中间,那些曾经做过类似事情、曾经用手玩耍过的正是管理层苦苦寻找的能够熟练解决各种问题的人;而那些没有做过此类事情的人一般都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由此出发,JPL把对于求职者年轻时代所从事过的事业及玩乐的情况提问作为求职面试的标准部分。
劳蕾尔通过实践,JPL管理者通过科研,都得出了共同的结论:玩乐中隐藏着魔力。
看上去微不足道甚至幼稚可笑的事情最终却益处多多,一丁点“没有效果”的活动可以使人变得更有效率,并增加其在生活各方面的活力,这似乎有点矛盾。当某种活动触动了某人心灵最深处的时候——就像骑马之于劳蕾尔,它其实是一种催化剂,能够使人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活跃起来。
03 用“混沌理论”解读“劳蕾尔骑马”
斯图尔特·布朗关于劳蕾尔的案例解读,使我联想到了“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世界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快。
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个事实:人是一个复杂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系统,所以能够套用“混沌理论”的思维进行思考。
我的思维推导过程如下:
纯粹的玩乐使人身心愉悦,能够激发人们的源动力,迸发出创造力和创新力;(这是《玩出好人生》一书的一个基本观点)
这种些许的“快乐的源动力”由于是源自人的内心深处的内在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所以可以把它当作“人”这个复杂系统的初始输入值;虽然对于整个人的生活状态而言,这个“快乐的源动力”微不足道,但是由于复杂系统对于初始输入值极为敏感的特征,所以“快乐的源动力”对后面的一系列的“人的行为及主观感受”产生巨大的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所以,劳蕾尔通过把骑马引入生活当中后,触发了她的“快乐的源动力”,从而对她的日常工作、生活,以及与丈夫的关系,产生了非常强烈而明显的积极的影响。
04 玩,也讲究方法和策略
混沌理论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小事件大影响”。人们不用花大把的时间去“玩乐”(那样显然会耽误正常的工作、生活或者学业),只需要找到自己“最纯粹的、正面的玩乐原点”,以合适的形式,把这份玩乐引入到生活当中,就能够产生巨大而正面的作用和影响。
如果你对玩乐还有担忧和顾虑,那么请关注接下来的分享或者与我留言互动吧。
05 用“分形理论”解读“喷气动力实验室”工程师的表现
分形理论的最基本特点是用分数维度的视角和数学方法描述和研究客观事物,也就是用分形分维的数学工具来描述研究客观事物。它跳出了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立体乃至四维时空的传统藩篱,更加趋近复杂系统的真实属性与状态的描述,更加符合客观事物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线性分形又称为自相似分形。自相似原则和迭代生成原则是分形理论的重要原则。它表征分形在通常的几何变换下具有不变性,即标度无关性。由自相似性是从不同尺度的对称出发,也就意味着递归。分形形体中的自相似性可以是完全相同,也可以是统计意义上的相似。标准的自相似分形是数学上的抽象,迭代生成无限精细的结构,如科赫曲线(Koch snowflake)、谢尔宾斯基地毯(Sierpinski carpet)等。这种有规分形只是少数,绝大部分分形是统计意义上的无规分形。
上面是百度关于“分形理论”给出的定义与原则方面的解释。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太过于科学、严谨,以至于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请允许我试着解读一下吧:
分形理论认为:
一、客观事物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二、复杂系统具有“局部与整体的自相似性”的特征;
下面我尝试着用这个观念来解读一下“加州理工学院喷气动力实验室”事件;
一、工程师作为人类,是一个复杂系统;
二、那些“曾经把钟表拆解开来以观察他们是如何工作的,或是制作小型赛车,或是制作高保真音响,或是修理各种家具”的工程师们,从小就表现出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型,所以,一旦有机会进入“喷气动力实验室”,他们的这种潜在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作用。
06 “似曾相识”的传统文化中的理念
在西方文化当中,有个比较接近的理念:“太阳底下无新事”。
首先请大家明确一点,这句话并不是黑格尔说的。传说是所罗门王说的。语出《圣经 旧约 传道书》第一章第九节:“世界万物是上帝在创世纪的时间都安排好的,所以,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
全文是:“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英文为:“Whatever has happened before will happen again. Whatever has been done before will be done again.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其哲学意义则是指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凭空的,都可以在以前的事物中找到雏形和依据。
目前掌握的信息、理论尚不够丰富,不足以深刻的解读、解释这些现象。在这里分享出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于这个话题的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相关的研究和探索。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转载声明:
李维分享的文章,多半是基于已有的自然科学的理论成果以及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并非是李维的独创,所以绝对不敢私有化。
我尽可能的把引用的理论和故事的出处在文中注明,以便于大家能够按图索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思考。
如果你觉得我的分享有利用价值,或者对于你有所启发,请不用顾虑“原创”版权问题,尽管引用即可。
无论你是采用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亦或是采用化用的方式,对于我个人而言,都没有太大影响。
我个人的愿望是希望大家能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基于相互尊重的基础进行探讨交流,共同推进每个话题逐步的接近本质层面,让更多的人能够解除心中的困惑。
网友评论